电话

15169028800

突破创新工作方法 打造“南山模式”——南山国家公园创建系列报道之四

标签: 突破创新类的做法 2023-05-23 

  如今的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内,林木青青,流水潺潺,鸟语花香,生机盎然,一幅涵盖了中国中南部山地生态“山水林田湖草”的最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站在国家公园建设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一班人不断锐意进取,坚持开拓创新,开启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实践,打造了“中国国家公园的南方样本”。

  在公园体制试点过程中,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既注重对标对表、抓好方案实施,又注重改革创新、探索新路,着力在体制、机制、管理上求突破,创造了一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了一套有特色、有影响的“南山模式”。

  去年6月,城步苗族自治县政府将137项行政权力集中授权给了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这其中包括“土地、采矿、建筑、公路等项目行政许可,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砍伐、放牧、狩猎、捕捞、采药、采沙等活动,森林资源流转及采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等行政权力”。在此之前,省、市相关部门已分别将44项、16项行政权力授权给了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

  “在全国首批10个试点区中,率先将197项行政权力授予公园管理局,这项举措是首开先河的,得到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和上级领导肯定。”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张戈锐介绍,一方面是实施跨界授权,打破区域界限、部门界限,把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相关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行政管理权力授予公园管理局。另一方面是实施提级授权,打破行政层级、部门管理等框架,由省政府牵头,将省市县的上述行政管理权力集中授予公园管理局统一承接、统一行使。

  9月9日,在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镇坳岭村二组王爱莲家中,她向记者展示了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与她家签订的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这100多亩林地流转给管理局后,每年能带来5000多元收入。”王爱莲说,自己两个女儿,大的在读大学,小的在读高中,家庭负担重,这笔钱解决了大问题。

  据了解,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共有林地面积56927.6公顷,其中集体林地36240公顷,占比63.7%。为加强集体林地管护和可持续发展,惠及更多像王爱莲一样的山区群众,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大胆创新,重点推进试点区集体林“三权分置”改革,实行扩面、提标、促发展。

  一方面通过“扩面”将试点区集体林地中16973公顷非公益林、3937.2公顷商品林全部一次性增补进区划,纳入公益林和天保林管理范畴,实现所有集体林地区划口径化、模式化、标准化,为统一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实施公益林补偿提标,在不改变集体林地所有权和林地用途前提下,实施经营权租赁流转15226.7公顷,将租赁流转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50元/亩/年,提标部分统一支付。

  另一方面在实行集体林地统一管理前提下,适度允许并引导一般控制区内原居民发展林下经济等替代产业。试点区内白毛坪镇黄伞村组织成立种植合作社,种植金银花等药材550亩,年创收45.5万元。“我们村各家各户共流转30000多亩林地给国家公园,除此之外还通过种植金钱柳,养殖乌骨鸡发展林下经济。现在是家家有事做,人人有钱赚。”坳岭村党支部书记伍玉彪说。

  近年来,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通过“封闭连环、多级联动”的综合执法新体系,有效保护了野生动植物资源,改善了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

  目前,试点区内分布的维管植物群落野生种已由原来的760种增加到1297种,脊椎动物由原来的193种增加到294种,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

  随着生态执法的不断深入,南山国家公园境内的白云湖水库水位慢慢上升了,白云湖下游也出现了花园阁、大洲等20多个湖泊、滩涂湿地水系,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了一类,昔日鸳鸯沿河戏水,獐、兔、野猪满山跑的景象又再现了。

  这些阶段性成果的取得,离不开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的综合执法新体系的不断完善。一方面,该局建立了“层叠式”执法组织体系。管理局设立综合执法支队并下设4个综合执法大队,构建集联合执法领导小组+综合执法支队+县直相关职能部门+综合执法大队+森林公安派出机构的“层叠式”执法组织体系,上下拧成一股绳,结成强有力的执法铁拳。与此同时,强化“网格化”执法联动体系。将“执法”向“司法”延伸,加强公检法等司法机关的协同,强化护林员管理和日常巡护巡查,形成以综合执法为统领、生态巡护为支撑的“网格化”执法联动机制,确保试点区执法全覆盖、无死角。另一方面,管理局构建了用好“连环式”执法打击体系。把专项行动、巡护巡查、联合执法等多种手段结合起来,让各种执法主体、执法力量互联互通、互为补充、互为呼应,形成连续的闭环,对各类违法案件实施精准打击,立案率、破案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