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169028800

学习手机能否打破手机和教育的双重内卷?

标签: 安卓版手机软件下载 2023-05-23 

  今年年初,山东济南的初中生家长安雅,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送了她一部智能手机作为生日礼物,“同学都有,孩子没有不好,用用手机,说不定还能开阔下眼界”。

  一个月后,安雅却发现,女儿做作业时,总是趁机偷看动画片。好几次熬夜到凌晨三四点,在知乎追看言情小说。

  安雅作势要收回手机,但女儿很激动,跺着脚宣示主权,“手机给了我就是我的,你凭什么拿回去?”

  苦恼的安雅,跑到小红书诉苦求助,得到了不少家长的共鸣,“为了手机,天天和孩子斗智斗勇,心累”。

  一方面,小学初中学生,几乎人均一部手机,已是现实,完全隔绝并不可行;另一方面,家长、学生、学校、手机的四角拉锯战如此普遍,以至于教育部2021年特意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家校配合,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问题,基本思路是以疏代堵,合理使用。

  最近,人工智能科技品牌小度发布了首款手机“小度青禾学习手机”,目标人群正是小高学生以及初中生。

  不过,上述学习手机,能否彻底解决家长们的困扰,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还是未知数。

  眼下,手机似乎并非好赛道,需求端阴晴不定,供给盘阴郁有加——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8%,2022年以来每季度出货量同比下降幅度均超10%。

  如果是小低生,或者高中生,共识或许容易达成——前者年龄太小,手机“”,后者趋近成人,具备了起码的自律。

  但对于“卡”在中间段的小高年级和初中生而言,家长们则要做些思想斗争——不是不想买,而是不敢买。

  担心是多重的:怕刷机导致视力下降,怕孩子沉迷游戏短视频,影响学习成绩,也怕被不良信息带入歧途。

  去年年底,在儿子的一再要求下,她拿出了家里的旧手机,且心大到没做任何管控,“因为孩子成绩一直不错,初一入学考试时成绩排前五”。

  其实这不难理解,成年人对手机尚且着迷,何况心智不成熟的孩子,为此,不少家长无奈选择“一刀切”——不给手机,或给老人机。

  比如学习方面,李涛的女儿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读初一,班级的手机普及率达100%。刚开学,班主任就拉起了班级大群,学生每天要在群里打卡作业,如果每次都用家长手机,显然不方便。

  自2012年教育信息化首次被写入中央全会决议后,政策上又陆续印发了多项相关规划,推动“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等数字化转型。

  这意味着,未来孩子的学习将难以完全脱离手机和网络。过去三年,疫情之下大规模的网课,又加速了这一趋势。

  而在江苏南京家长刘璐看来,不止校园学习需要手机,课外知识拓展更需要,“手机就像一个大型移动课堂”。

  孩子的语文老师,会鼓励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动画片,如B站上映的《中国奇谭》,“提高孩子的想象力,我很赞同”。

  有时,刘璐还主动拉着女儿一起追美剧。在美剧的沉浸式熏陶下,孩子的英语口语相当流利,在年级里数一数二。

  正上初三的小雨就有此困扰,他是班级里少数几个没有手机的人,其他同学私下建立了小群交流,小雨经常听不懂他们的梗。外出游玩时,其他同学都在拍照、看手机,小雨显得格格不入,“觉得自己是异类”。

  “孩子如果完全不接触网络世界,将来可能和社会脱节”,刘璐担忧,“让孩子在有手机诱惑的环境下适应成长,养成自律性,才是正确选择”。

  和每一位厌恶风险的家长一样,安雅希望,孩子用手机,最好“百利而无一害”——有效防沉迷是安全底线,辅助学习是其根本价值。

  一类是通用型手机,如苹果、华为等,自带家长管控模式;另一类是360、IPRO等品牌推出的专用防沉迷手机。

  上述品牌的管控方案相似,允许家长设置、监测孩子手机及应用的使用时长等。但防沉迷功能的实现,均存在不小的漏洞和不低的门槛。

  比如,苹果、华为要求家长和孩子使用同一品牌手机,才能实现有效管控,且不少家长吐槽其操作不够顺畅,“一创建就提示出现错误”“为什么设置完,家长手机上的图标都消失了?”

  一位家长发现,“熊孩子修改手机时间后,使用时长限制就被破解了,还有用屏幕记录软件记录管控密码,也能轻松突破管控。”

  正因功能鸡肋,专用防沉迷手机销量有限。《财经故事荟》粗略统计发现,销量表现最好的360防沉迷手机,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的合计月销量,也只有区区五千部左右。

  对比来看,此次小度推出的手机,则“进化”了许多,兼具考虑了管控和学习两方面的价值。

  管控方面,小度手机在底层操作系统动刀,杜绝了防破解的可能;管控方案也更灵活:家长无需配备同品牌手机,只需通过小度App便可远程管理;且在应用许可、使用时长等基础管控上,还能分级管控应用的子功能,比如,针对微信中的支付、小程序、朋友圈、视频号等功能分别设置可用或禁用。

  不过,管控终究会带来不适感,尤其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期,管控不当容易引发亲子冲突。

  对此,小度手机的“按手印”亲子约定机制,颇具人性关怀。仪式感的背后是尊重,由双方共同约法三章,而非家长单方面施压。

  除了管控不力之外,以往的手机,均只关注了防沉迷,并无定制的教育学习功能,增量价值有限。

  而小度手机则是为“学习而生”,首创「智学」、「畅听」、「应用」三大使用模式,涵盖 AI 辅导教学、双语资源随听随学、家长甄选应用学习等模式,如同一个移动版“在线课堂”,提供陪伴式、沉浸式学习环境。

  与此同时,不同于其他通用或防沉迷手机,只能下载现成学习App,小度手机主打“AI学习”的差异化功能,包括AI口语练习、AI拍照讲题、AI作文批改等——就像给孩子请来了数名专业“AI老师”,可一对一、随时随地陪伴式教学。

  以AI打开教育市场的策略,并非仅有小度。伴随大模型浪潮兴起,众多教育品牌都在发力“AI+教育”。

  比如,步步高家教机就包含AI数学作业批改、口语测评等智能工具;学而思在学习机中推出了数学口算批改等功能,并在今年5月宣布研发数学大模型MathGPT;科大讯飞发布了星火认知大模型,并应用在旗下新款学习机上。

  小度手机已经先行一步,搭载了小度灵机大模型,该模型于今年3月开启内测,还融合了国内最早发布的通用大模型百度“文心一言”的能力。

  再加之,小度在教育领域也有长久积累。根据IDC机构数据,2022年小度教育平板市场份额是全国第一。一方面,多年探路,让小度对教育赛道用户熟稔于心,另一方面,沉淀的数据和经验,也能反哺教育大模型的优化。

  归根结底,学习手机是基于K12在线教育和手机两大内卷赛道,挖掘出的细分新机会。小打小闹的“凑合”式优化,难以敲开新大门,唯有当“直给”的颠覆性创新体验,带来的增量价值,超过需求端的阈值时,新风口爆发的阀门才有机会开启。

  内卷的手机大厂们,并未看上也未加注的学习手机赛道,到底是真风口,还是伪需求,未来市场空间有多大?

  面对这种质疑,小度科技CEO景鲲看似很有底气,他坚信学习手机有望成为独立品类,“类似游戏手机一样”——如果仅仅是小打小闹,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都相当有限。

  据艾瑞咨询与多鲸教育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教育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突破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6%。

  而具体到特定用户群体看,学习手机面向的小学高年级至初中学生规模,也相当庞大。

  教育部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小学在校生高达1.07亿人,初中在校生累计5120.6万人。

  目前,专业的学习手机赛道,还仅有小度手机“一根独苗”,不过,从长远看,一旦小度先行验证了市场,后续跟进入局的潜在玩家可能不少。

  包括步步高、读书郎等老牌教育硬件厂商,华为、OPPO等通用手机大厂,还有学而思、作业帮等教育公司,以及科大讯飞、360等互联网玩家。

  毕竟,上述品牌各自所处的赛道,都面临高度内卷的瓶颈,对于新机会相当饥渴。

  而在这一战局中,硬件经验可能并非核心杀器,AI加持的学习功能才是决胜关键。海通证券在其研报中断言,AI高度适配教育个性化、高频互动的需求,可极大提升教育业务产品力。

  不同玩家的资源禀赋长短不一:手机大厂虽长于手机硬件,部分大厂还具备AI实力,但其教育积累普遍逊色;老牌教育厂商和教育培训企业则长于教育资源,AI能力缺失;小度难得“全能”,兼具硬件、教育和AI三方面能力,这或许也能解释,为何在手机大盘一路下行,且学习手机赛道尚不明朗时,小度却“一意孤行”。

  对于学习手机这一新品类,价值优势是打开市场的敲门砖,价格优势才是做大市场的放大器。

  目前,小度手机定价1499元,内置功能和资源全部免费。之前,市场上曾短暂上市的步步高、读书郎等学习手机,定价高达三千元左右。

  较低的定价,一方面归于小度对教育本质的把握,即不堆配置,不比参数,重在软件能力。

  IDC等机构数据显示,2022年,在智能音箱、学习平板、健身镜市场中,小度市场份额全部位列第一——在前期,其他业务的利润,可以输血学习手机新业务,让小度手机可以“交个朋友”维持低价;而在后期,规模效应势必带来成本的持续压缩,实现常态化低价。

  小度的打头入场,也给学习手机这一品类,定下了千元“基线”——后续玩家低价入场且跑通模式,并非易事。(文中采访对象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