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依法管网。立法、执法、司法坚持依法、公开、透明管网,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立法机关严格落实立法法规定,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建立健全网络社会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2)执法机关严守“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原则,充分依托大数据、平台技术等互联网优势,依法“以网管网”,建立管理网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制度并实行动态管理,将行政机关管理网络的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环节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以权力清单的形式向社会公开,推进网络管理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善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务公开、党务公开,加快推进电子政务,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更好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问题;(3)司法机关要依法严厉打击网络黑客、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隐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切断网络犯罪利益链条。善于把握网络技术发展规律和特点,不断探索将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比对、平台操作等应用于司法实践,实现起诉、立案、举证、开庭、裁判、执行全流程在线化,积极建立集前置性指导化解、ODR、第三方调解、立案、审判、执行以及电子证据存证、电子送达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互联网诉讼平台,制定科学有效的互联网司法裁判规则,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科学性的涉网纠纷解决体系。
2.依法办网。(1)从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设备生产、网络技术运营维护、网络技术产品及服务提供的各类企业组织,须具有现实社会公司法人相同的适格法定从业资质、能力、专利技术以及场地、资金等条件,接受行政许可审批、遵守法定义务与市场规则;(2)各类企业组织企业所构建的网络虚拟空间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技术规程,依法依规提供优质、合法、健康的网络产品和服务;(3)重点规范网络连线服务商、网络平台服务商和网络内容服务商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充分利用技术优势和监管优势,有序分步对设备、连线服务链接、搜索引擎、提供存储空间规避技术网络服务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和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网络平台发展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既依法享有使用互联网技术的权利,又须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更好承担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遵守诚实守信基本原则;(4)加强互联网行业自律,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治理。网络行业组织既有组织制定网络行约行规,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实现网络行业自律的利益驱使,也有自身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自治组织、网络行业协会自身优势,鼓励引导网络行业组织依法自治,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适时将网络行业商业道德、相关技术标准等基本规则转化为具有一定约束力的行业自律规则,鼓励多主体依法参与网络社会治理,发展网络公益事业,加强新型网络社会组织建设。
3.依法上网。(1)普通网民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线上、线下网络活动须遵守基本网络治理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遵守公序良俗基本原则;(2)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产品和服务,应遵守基本法律准则,依规依章行使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3)普通网民自觉树立法律观念和诚信意识,自觉肩负保护网络空间、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共建良好网络秩序的神圣使命;(4)大力开展网络普法及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活动,强化普通网民法治观念,提升法治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自觉依法依规用网,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4.优化技术保障。技术管网是关键,依法治网是保障。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需要技术保障,须优化技术保障坚持技术管网与依法治网相统一。(1)充分运用现有技术,普及应用防火墙、数据加密、过滤、身份认证、数字签名等技术,全面构筑我国网络安全保护屏障,保证网络空间安全;(2)善于运用新技术改进创新网络社会治理形式手段,探索建设和完善具有前瞻性的高水平互联网舆情预警分析、场景模拟等系统,创新网络社会治理,不断提升网络社会治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3)放眼长远,占领未来网络空间技术高地,组建国家互联网关键技术攻关重点实验室,引进全球高端人才,加大对网络信息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力度,形成引领世界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机芯片、操作系统、安全防控等关键核心技术体系;(4)鼓励企业、科研机构参与或主导国家最新网络技术革新与研发;(5)加大对企业的政策、资金支持和投入力度,通过贷款贴息、税收优惠减免、进出口退税等措施,鼓励互联网企业、网络服务提供商革新技术,参与国际网络技术交流合作。
5.强化人才支持。人才队伍是建立有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保障体系的根本。网络世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1)大力培养网信技术人才与网络法治人才,重视网信技术人才与网络法治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教材体系建设,建设一流网络空间治理法学学科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2)完善网络空间治理执法职业准入制度,从源头上把好专门队伍的素质关;(3)健全网络空间治理公职人员职前培训制度,加大高等院所、科研机构与网络空间治理立法、执法、司法队伍的人才互动交流力度,形成协同创新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与合作机制;(4)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5)建立“网络社会治理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社会治理法学学科的理论体系、教材体系、课程体系。着力打造政治立场坚定、敢于担当、忠诚干净、技术精湛、理论功底深厚,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理网络空间的网络法治领导人才和专门人才队伍。
网络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优化网络治理法治人文环境,推动国际执法合作,构建高效的国际执法体制和机制,充分利用国际刑警组织、国与国之间的双边与多边合作机制,加强对跨国(境)网络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等都是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法治和网络的关系中,作为法治的规则之治是治理手段,稳定、有序和可预期网络秩序的建立是目的,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是适用法治治理手段实现网络社会治理目的的过程。法治不是网络社会治理的唯一手段,清朗网络空间的建立,还需要包括党委、政府、企业、社会、网民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结合运用,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