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169028800

共享文档凸显上海青年扶难救灾主动性和创新力

标签: 如何建立共享文档 2023-06-01 

  共享文档在日常办公中广泛使用,用户可以共同参与储存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表格或者文档的多人、异地与同步修改,实时更新。2021年7月郑州暴雨期间的“待救援人员信息”整理、2022年春夏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期间摸排“核酸排队”等重大扶难救灾事件中,上海一批优秀青年学子充分利用这种常见的办公工具,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一,广大青年学子成长于网络时代,在困难或灾害发生之初即优先思考并倚重数据和网络技术解决方案。以信息流引导资源流与人力流,通过解决扶难救灾中的“信息不对称”,与灾难的持续演变及后续伤害比拼速度。灾难在极短时间内对原有社会信息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性冲击,信息救灾的关键是快速打通“内部求助者”“外部求助者”“内部救援者”和“外部救援者”4种角色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当晚,身处上海财经大学的河南学子李睿创建了一份“待救援人员信息”腾讯共享文档,一经在朋友圈转发,数不胜数的网友自发通宵上传信息、分类和联系核实,24小时内“自发”更新至第270余版,“官方救援队信息”“民间救援队信息”“可充电地点”“避险地区”以及有专业医生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的“线上卫生站”等关键信息,得到实时动态更新,被称为“救命文档”。

  “救命文档”通过分布式的信息传递,最大限度地减弱零散的“受灾信息”与同样零散的“救援资源”之间的信息障碍,让求助者发出的信号被更多人看到,令救援资源效用最大化。共享文档可以让更多人实时参与信息的修改、更新和传递,更多掌握准确信息的人自觉参与修正了错误、陈旧和虚假信息,令信息传播中的损耗得到及时克服。

  第二,共享文档通过深度社会协作迅速整合基层社会资源。青年学子虽然缺乏交通工具、药品、物资等物理资源,但“键盘侠”们在信息搜索、数据分析、互联网工具应用等方面更为熟练,有助于社会基层资源的动员。传统的救援应急体系由政府承担了大部分救援工作,以共享文档为代表的网络系统为复杂灾害管理提供了一种非常可取的“社会协同”思路与范式,网络在极短时间即可充分动员来自社会基层的资源,灵活性优于传统救援应急系统。

  2022年3月13日,上海财经大学金成博士创建的“核酸排队”共享文档以及该校商学院助理教授陶学臻发起的另一份文档“核酸检测地点0313·AppleMaps”,除了核酸检测地址、开放时间等外,还能与电子地图结合,据此可以找到距离最近的检测点以及交通导航,众多用户自发参与实时更新各检测点的排队情况,提高了公共资源使用效率。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的“救命文档”,从上海发起,3天内相关线亿,一方面让身处不同城市的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救援行动中,另一方面也为身处灾区的群众开展互救创造了一定条件。

  第三,共享文档联结的不仅是信息,更有爱、精神陪伴和希望。一份份在危急时刻出现的共享文档,让一时受困的民众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知道还有很多人在积极参与救援;随着一个个困难“已成功解决”在信息表格中实时反馈更新,逐渐强化了全社会抗灾必胜的信心;齐心协力的精神以及背后闪耀的人性光辉,无形中提升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在正能量广泛传播的舆论环境下,网络谣言不攻自破。一次转发、一个表情、一句回应,就像一道阳光,驱散人们心头的灰暗,治愈了精神的创伤。

  2022年3月下旬,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团支书龚林玥发起“SHOU疫情下的春日浪漫”共享文档,有人通过文档实时编辑分享生活中的小美好、有人留下解封后的小愿望、有人对辛苦的志愿者以及防疫人员致以真挚的感谢……此举让广大师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抗击疫情、共克时艰。

  共享文档一再被上海青年学子灵活运用于扶难救灾重大事件中,体现了上海青年勇于承担、心系群众、服务社会的精神品格。

  第一,上海青年参与扶难救灾具有高度自觉性。这些共享文档的成功案例中,没有官方发起组织、没有机构从中主导、没有任何商业色彩,青年学子们观察到一些群众面临困难而感同身受。无需动员,没有仪式,仅仅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传播途径,短时间内即可凝聚大量青年主动加入。

  第二,以共享、互助为纽带,快速响应。各个共享文档均在灾难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即创建起来,随即快速推广和升级完善。以共享与互助精神为纽带,一人点火,众人拾柴,动态传递,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得以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了一道看似松散实则具有强大弹性和韧性的防线。

  第三,培养和发挥以自身技能特长为依托的创新能力。青年学子善于发挥自身技能特长优势,主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汇集更大力量,创新性地解决扶难救灾中的痛点。以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的“救命文档”为例,从最开始只有“求救人员信息”和“救援人员信息”这两行信息,一天之内已经增加了“漏电风险地区”“官方/民间救援队信息”“医疗信息”等新表格,年轻人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多救命功能。

  近年来,上海市以提升学校共青团建设为抓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努力展现青春风采、作出积极贡献。经过长期培养和实践,青年参与公益的理念逐渐扎根,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见长,2021年《上海青年学生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愿意或参与过防疫服务、愿意或参与过进博会等大型活动志愿者的上海青年学子的比例,分别达到84.1%和83%。

  第一,折射出传统救援应急系统的某些不足。共享文档在扶难救灾事件中一再由青年学子以民间、自发方式发起,一方面固然体现了青年学子的担当精神、科技素养和行动力,但另一方面,“信息救灾”方面也暴露出某些值得注意的系统性缺陷。借鉴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参与性,公共应急部门可以建立更为完善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同时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力量,提升对抗灾难的能力。

  第二,共享文档也折射一些隐忧。青年学子通过共享文档积极行动的热情与价值,值得我们予以充分肯定。当然,也必须承认,网络的复杂性、灾难的伤害性以及救援的专业性,并非缺乏丰富社会经验与一线救援经验的青年能够完全自如驾驭。首先,共享文档往往由民间自发组织,这种特殊的救灾信息管道具有一定的技术不稳定性。多次扶难救灾中的共享文档均出现达到编辑上限或者因访问量过大而宕机的现象,需要技术方及时升级权限和网络带宽等进行支援。其次,青年学子往往热情充足,但有些紧急时刻思考问题难免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建议共青团、医疗、交通、民政等公共系统应主动对接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扶难救灾“共享文档”,在充分借助民间力量的同时,进行积极引导并提供专业支持。

  第三,高度重视青年学子在社会网络中“关键节点”的支柱性意义。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学子的网络安全、社会管理和政治意识的教育,开展扶难救灾专项青年骨干培训,通过假期实习等形式令青年学子充分了解救灾公共部门的运作,提升青年学子在扶难救灾中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建立青年参与居委会、社区等基层组织志愿服务的长远方案,提升基层组织的年轻化、专业化与科技应用水平。上海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卓越人才,打通更多卓越人才和专业公司发挥自身专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不仅是当前常态化抗疫的必要之举,亦是提升扶难救灾水平的长远之策。

  (作者张旭系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一级主任科员,任浡系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部长、上海市学联秘书长)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共享文档在日常办公中广泛使用,用户可以共同参与储存在云端服务器的数据表格或者文档的多人、异地与同步修改,实时更新。2021年7月郑州暴雨期间的“待救援人员信息”整理、2022年春夏上海全域静态管理期间摸排“核酸排队”等重大扶难救灾事件中,上海一批优秀青年学子充分利用这种常见的办公工具,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作用。

  第一,广大青年学子成长于网络时代,在困难或灾害发生之初即优先思考并倚重数据和网络技术解决方案。以信息流引导资源流与人力流,通过解决扶难救灾中的“信息不对称”,与灾难的持续演变及后续伤害比拼速度。灾难在极短时间内对原有社会信息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性冲击,信息救灾的关键是快速打通“内部求助者”“外部求助者”“内部救援者”和“外部救援者”4种角色间的信息互联互通。

  2021年7月20日郑州遭遇特大暴雨,当晚,身处上海财经大学的河南学子李睿创建了一份“待救援人员信息”腾讯共享文档,一经在朋友圈转发,数不胜数的网友自发通宵上传信息、分类和联系核实,24小时内“自发”更新至第270余版,“官方救援队信息”“民间救援队信息”“可充电地点”“避险地区”以及有专业医生提供医疗咨询服务的“线上卫生站”等关键信息,得到实时动态更新,被称为“救命文档”。

  “救命文档”通过分布式的信息传递,最大限度地减弱零散的“受灾信息”与同样零散的“救援资源”之间的信息障碍,让求助者发出的信号被更多人看到,令救援资源效用最大化。共享文档可以让更多人实时参与信息的修改、更新和传递,更多掌握准确信息的人自觉参与修正了错误、陈旧和虚假信息,令信息传播中的损耗得到及时克服。

  第二,共享文档通过深度社会协作迅速整合基层社会资源。青年学子虽然缺乏交通工具、药品、物资等物理资源,但“键盘侠”们在信息搜索、数据分析、互联网工具应用等方面更为熟练,有助于社会基层资源的动员。传统的救援应急体系由政府承担了大部分救援工作,以共享文档为代表的网络系统为复杂灾害管理提供了一种非常可取的“社会协同”思路与范式,网络在极短时间即可充分动员来自社会基层的资源,灵活性优于传统救援应急系统。

  2022年3月13日,上海财经大学金成博士创建的“核酸排队”共享文档以及该校商学院助理教授陶学臻发起的另一份文档“核酸检测地点0313·AppleMaps”,除了核酸检测地址、开放时间等外,还能与电子地图结合,据此可以找到距离最近的检测点以及交通导航,众多用户自发参与实时更新各检测点的排队情况,提高了公共资源使用效率。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的“救命文档”,从上海发起,3天内相关线亿,一方面让身处不同城市的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救援行动中,另一方面也为身处灾区的群众开展互救创造了一定条件。

  第三,共享文档联结的不仅是信息,更有爱、精神陪伴和希望。一份份在危急时刻出现的共享文档,让一时受困的民众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知道还有很多人在积极参与救援;随着一个个困难“已成功解决”在信息表格中实时反馈更新,逐渐强化了全社会抗灾必胜的信心;齐心协力的精神以及背后闪耀的人性光辉,无形中提升了全社会的凝聚力;在正能量广泛传播的舆论环境下,网络谣言不攻自破。一次转发、一个表情、一句回应,就像一道阳光,驱散人们心头的灰暗,治愈了精神的创伤。

  2022年3月下旬,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团支书龚林玥发起“SHOU疫情下的春日浪漫”共享文档,有人通过文档实时编辑分享生活中的小美好、有人留下解封后的小愿望、有人对辛苦的志愿者以及防疫人员致以真挚的感谢……此举让广大师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抗击疫情、共克时艰。

  共享文档一再被上海青年学子灵活运用于扶难救灾重大事件中,体现了上海青年勇于承担、心系群众、服务社会的精神品格。

  第一,上海青年参与扶难救灾具有高度自觉性。这些共享文档的成功案例中,没有官方发起组织、没有机构从中主导、没有任何商业色彩,青年学子们观察到一些群众面临困难而感同身受。无需动员,没有仪式,仅仅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网络传播途径,短时间内即可凝聚大量青年主动加入。

  第二,以共享、互助为纽带,快速响应。各个共享文档均在灾难发生的最初几个小时内即创建起来,随即快速推广和升级完善。以共享与互助精神为纽带,一人点火,众人拾柴,动态传递,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得以有效组织起来,形成了一道看似松散实则具有强大弹性和韧性的防线。

  第三,培养和发挥以自身技能特长为依托的创新能力。青年学子善于发挥自身技能特长优势,主动提供技术解决方案,通过网络汇集更大力量,创新性地解决扶难救灾中的痛点。以郑州“7·20”特大暴雨期间的“救命文档”为例,从最开始只有“求救人员信息”和“救援人员信息”这两行信息,一天之内已经增加了“漏电风险地区”“官方/民间救援队信息”“医疗信息”等新表格,年轻人创造性地开发出更多救命功能。

  近年来,上海市以提升学校共青团建设为抓手,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学生在大力弘扬城市精神品格、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中努力展现青春风采、作出积极贡献。经过长期培养和实践,青年参与公益的理念逐渐扎根,服务社会的能力逐步见长,2021年《上海青年学生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愿意或参与过防疫服务、愿意或参与过进博会等大型活动志愿者的上海青年学子的比例,分别达到84.1%和83%。

  第一,折射出传统救援应急系统的某些不足。共享文档在扶难救灾事件中一再由青年学子以民间、自发方式发起,一方面固然体现了青年学子的担当精神、科技素养和行动力,但另一方面,“信息救灾”方面也暴露出某些值得注意的系统性缺陷。借鉴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参与性,公共应急部门可以建立更为完善和高效的运作机制,同时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力量,提升对抗灾难的能力。

  第二,共享文档也折射一些隐忧。青年学子通过共享文档积极行动的热情与价值,值得我们予以充分肯定。当然,也必须承认,网络的复杂性、灾难的伤害性以及救援的专业性,并非缺乏丰富社会经验与一线救援经验的青年能够完全自如驾驭。首先,共享文档往往由民间自发组织,这种特殊的救灾信息管道具有一定的技术不稳定性。多次扶难救灾中的共享文档均出现达到编辑上限或者因访问量过大而宕机的现象,需要技术方及时升级权限和网络带宽等进行支援。其次,青年学子往往热情充足,但有些紧急时刻思考问题难免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建议共青团、医疗、交通、民政等公共系统应主动对接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扶难救灾“共享文档”,在充分借助民间力量的同时,进行积极引导并提供专业支持。

  第三,高度重视青年学子在社会网络中“关键节点”的支柱性意义。一方面,要加强对青年学子的网络安全、社会管理和政治意识的教育,开展扶难救灾专项青年骨干培训,通过假期实习等形式令青年学子充分了解救灾公共部门的运作,提升青年学子在扶难救灾中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建立青年参与居委会、社区等基层组织志愿服务的长远方案,提升基层组织的年轻化、专业化与科技应用水平。上海拥有数以千万计的卓越人才,打通更多卓越人才和专业公司发挥自身专长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不仅是当前常态化抗疫的必要之举,亦是提升扶难救灾水平的长远之策。

  (作者张旭系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一级主任科员,任浡系团上海市委学校工作部部长、上海市学联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