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169028800

创新赋能、党建引领中铁十九局高标准打造“智慧沪渝蓉”

标签: 局域网交换机 2023-06-02 

  有这样一条在建铁路,宛若蜿蜒的钢铁巨龙盘踞在长江北岸,它是新建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简称沪渝蓉高铁),是国家级重点建设项目,国家中长期铁路网中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沪渝蓉城市与南京都市圈、上海都市圈快速直达的快捷通道,对推动跨江融合及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成后,经南京、合肥、武汉、重庆、成都与在建的川藏铁路连接。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了沪渝蓉高铁(沪宁段)站前XIII标,该标段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扬州仪征市境内,全长30.9km。

  5月14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中铁十九局沪渝蓉仪征北制梁场。今年48岁的刘安惠是这里的生产副经理。他告诉记者,已经准备很长时间了,这里即将投入生产。“我们这里主要是制造高铁箱梁的。”什么是箱梁?刘安惠解释称,箱梁其实就是铁轨的承载体,高铁车厢在铁轨上跑,而铁轨就铺设在箱梁之上。

  该项目的箱梁有两个尺寸,一种是32米长,宽度12.6米,梁高3米。另一种24米长,宽度和高度都不变。32米长的这种箱梁重达697吨,需要混凝土278方。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沪渝蓉高铁(沪宁段)站前XIII标位需要824榀这样的箱梁。

  这样的庞然大物究竟是如何建造出来的?刘安惠向记者揭秘称,首先是钢筋切割,要成捆的钢筋切割成制作箱梁需要的尺寸,接下来就是将钢筋焊接起来。这些步骤都准备使用机器人进行操作,输入一连串指令后,机器人就可以日夜不停进行操作。随后对钢筋进行绑扎,接着就将钢筋运至制作箱梁的模具中。向膜中灌入混凝土,经过4小时不停灌注,才能灌满模具。刘安惠称,按照目前的生产能力,一天能制作2.5榀箱梁。

  记者了解到,制作好的箱梁可不是立即就被运到施工现场。刘安惠表示,刚制作完成的箱梁就像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需要一段时间呵护。箱梁从模具里出来,会被运到旁边的养梁区,经过一段时间养护,才能运到施工现场。养护期间,除了日照以外,还要定时往箱梁上洒水,这样箱梁的硬度和耐久度才能达到使用标准。

  箱梁达到使用标准后,又一个难题出现在面前。这么重的箱梁如何运输呢?记者在现场看见了专门运输箱梁的工具,900吨的提梁机。顾名思义,提梁机可以把箱梁提起来,运送至指定位置。在制梁场旁就是一处项目施工地点。刘安惠表示,箱梁从制梁场到达旁边的施工地点只要32米,提梁机完全可以胜任,如果是要运到较远的施工地点则需要提梁机把箱梁“提”上架桥机。

  除了箱梁外,高铁施工现场还有一个大块头,那就是墩身。如果说水平方向连接成线的箱梁为高铁贯通提供了平坦的通道,那在箱梁下方竖直支撑的墩身,则为高铁“保驾护航”。5月14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了位于南京市六合区金牛湖街道的金山村,在这里中铁十九局该标段的先行施工区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之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现场后看见,这里正在进行施工,7个庞大的墩身已经钻出地面,矗立在施工现场,景象非常壮观。雷小明,今年35岁,是中铁十九局该项目的分部经理,负责施工。他告诉记者,这里是六合特大桥271号墩—284号墩的施工。现在能看到地面竖直方向的混凝土构筑物就是墩身。两个墩身之间的距离都是恒定的,刚好能架起一片箱梁。墩身处于地面之上,为了墩身能稳固,在墩身下方的土里还有承台,承受着墩身的重量。整个标段,需要建造964个这样的墩身。

  “你看,我们现场施工人员正在拆除制作墩身的模具。”在施工现场,雷小明一边向记者解释墩身制造过程,一边用手指向一处正在施工的墩身。他说,建设墩身的步骤看起来容易,却极为复杂。首先是在地下要把承台建好,紧接着在承台之上绑扎钢筋,形成一个初步的模型。最后现浇混凝土,让墩身成型。一个墩身高18米,需要混凝土289方,建成后大约700吨重,施工时间需要7-10天。

  如果说箱梁和墩身构造了高铁的“骨骼”和“肌肉”,那么,混凝土就像是“血液”,为施工的各个部件补充“营养”。在该项目的2#拌和站,今年50岁的朱启明正在控制室忙碌着。2#拌和站占地32亩,于2023年3月投入生产。每天生产的混凝土被运输至项目的各处施工现场。据了解,该站点总的生产任务是在29个月内生产40万方混凝土。

  “加料、搅拌都是一键完成。”此时,朱启明紧盯着控制室的一块大屏幕,大屏幕上显示各个出料口的事实情况。这是一个智控中心,作为实现人机交互的主要场所。利用物联、北斗、机器视觉、5G 等技术,通过局域网、交换机、工控机以及人工操作平台集成门禁远程控制器、地磅远程监控器、料仓远程控制器、视频监控、车辆运输调度、语音播报等系统,实现了各个系统的数据互联互通,依托一机双控实现了单人远程集中控制和管理。通过智慧大屏直观展示混凝土配送中心各生产环节的监控数据,实现生产全过程管理。

  混凝土拌和站的环保达标情况也非常重要。朱启明告诉记者,现场设置扬尘检测装置。每个料仓采用雾化降温降尘设备,降低砂石料温度,保证混凝土质量,当 PM2.5 指数大于100 时,可自动开启人工智能环保降尘装置。并由配备降尘功能的洒水车配合进行降尘。 还配备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和尾料分离回收系统。在大门处设置进出车辆自动冲洗设备,配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清洗系统。混凝土配送中心内设沉淀池、集水池、清水池等,场内排水系统最终汇入七级沉淀池,经七级沉淀后汇入砂石分离机进行分离。产生的废浆、场地冲洗降尘的污水等统一经场地排水沟汇入收集池,经搅拌池设置的搅拌器匀速转动搅拌,污水被强制吸入压滤机处理,分离成泥饼和清水,泥饼可用于施工现场便道建设与维护,清水循环用于车辆清洗,场地降尘冲洗等。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渝蓉高铁(沪宁段)站前XIII标党委书记邢万里告诉记者,项目部现有党员48人,设置党员活动室1个,职工书屋1个。党员活动室已配备投影仪等电教设备,严格党员教育监督管理,落实好“三会一课”等制度,强化党员担当,使每名党员都能成为一面鲜红的旗帜。

  项目党工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以党委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按月开展集体学习,坚持专题研讨。制定了项目部“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党工委议事规则等制度,编制了项目廉洁风险防控手册。始终坚持党建与施工生产相融合,以“党建+”品牌,打造项目红色引擎,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项目管理、安全质量、志愿服务、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让党建成为推动项目发展“看得见”的生产力。围绕“党建+项目管理”,及时设置基层党组织,确保“关键岗位有党员带着、关键工序有党员守着,关键环节有党员把着,关键时刻有党员盯着”,使党的先进性时时刻刻体现在工程建设中、体现在工作岗位上。

  通过“党建+”这一红色引擎的有力推动,构建了党建工作与施工生产深度融合的良好态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