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短视频、直播带货、流量变现……从诞生之日起,这些五光十色、花样百迭的名词术语就与快手、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相伴相随、相刃相靡,成为最鲜亮也最“顽固”的标签。而在这些商业化的运营手段之上,始终还有一个更加宏观广阔的视野,推动报纸、电视、广播、短视频等媒介与各行各业相融相系。对于短视频、直播如何成为媒体融合的载体,如何引领行业生态改变,通向下一个“元宇宙”,余敬中在长达2个小时的讲座中,为我们一一勾勒。
对于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短视频公司,53岁的余敬中实在算个“老人”。不仅仅是年龄上的差距,更是经历的丰盈。
中师毕业的他在大别山区中小学教了十年的书,过程中不断学习、进修,一层一层上到大学本科学历;不满于此,他又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研究生,来到人大新闻学院读书深造;毕业后成为记者,为报道东奔西跑;后来进入央视,不仅担任着节目策划人,又拍起了纪录片,在“金砖之国”感受异域风情,关注北极气候和环境变化的全球影响;离开传统媒体后去到公司历练,最后又转战新媒体行业……关于他的经历,余敬中笑言:“我要是当个主播,可能会去做职业规划、职场经验之类的吧。”
在讲座中,他频频提到的字眼是“玩”。在这一场人生的游戏里,他始终怀抱着好奇与热情,不断打开新的地图;在有限的岁月里,解锁无限的可能。在公司里和一群“九零后”一起玩出新点子,在媒体融合的实践中尝试新玩法,在不断的追寻与跨越中,余敬中身上那种始终“变动不居”的气质与新媒体的形式理念相契合;经历了传统媒体的高光与转型时刻,见证着新媒体崛起于市场化的风口浪尖,也让他在这个年轻的平台看到媒体融合的方向,沉淀更深刻的思考与探索。
最近一段时间“元宇宙”的概念十分流行。这个出自作家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的新词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共享的线上世界。在虚拟世界中,使用者们能够展开互动,甚至工作、生活。
余敬中借用这个概念,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形态与发展做出自己的理解,“就像‘元宇宙’概念本身,它是一个虚拟与现实联通的平台,我们的互联网也是这样,正如天风证券首席分析师孔蓉说的,‘我们可以在数字世界里拥有第二人生’。”
在现实通往虚拟的世界里,似乎没有什么不可以转移,就连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关系也可以在几亿个屏幕堆叠而成的庞大社区里以一种新的方式建立。或许图像是虚拟的,但它带来的情感联结却真实地触及每一个个体。
你有自己可以选择的人设和一帮“家人老铁”们,有粉丝和朋友,同样也会有竞争对手,在这样一个生气勃勃、复杂而多元的世界里,不论你现实的境遇,一切都在你的手中,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余敬中承认,这样的未来拥有着危机与挑战,但同时,作为无法阻挡的浪潮与趋势,它所展示出的巨大活力,将给予更多普通人实现价值的机遇。
而要到达这个未来,短视频、直播是重要的节点。移动互联网催生各个行业的媒介化,而视频化则是媒介化的主流。其中,短视频、直播以其“短、快、新”等特点与时代紧密契合,改变了传统的传受关系,通过基于兴趣、社交、商业的算法机制和更体系化的运营模式改变了传播。而直播与电商的合作,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产成本,进而推动了产业的扁平化和行业生态的转变,引领着“内容为王,融合万物”时代的到来。
无论是基于视觉虚拟与现实交互的VR、AR、XR,还是与产业升级紧密相关的物联网、区块链,或是最后走向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元宇宙,这些或多或少都依赖于正在蓬勃生长的视频、直播所构建起来的线上数字世界。而它们的生产者将并不只停留于内容生产,而会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为千行百业提供媒介方案,筑起通往“星辰宇宙”的数字“巴别塔”。
从“万物皆媒”到“媒融万物”,类似话语的不断涌现,体现着融媒体时代的典型特征。余敬中认为,在这个媒体、行业、产业尚未充分打通,媒体宣传与监督的作用和价值有所流失的背景下,媒体融合是一个必要而且智慧的选择。从微观上来说,媒体融合要以提高内容原创、运营、变现能力为目标;从宏观上讲,立足内容与渠道,融入产业与行业,是媒体融合的方向与出路。
针对短视频、直播在媒体融合中的实践,余敬中列举了许多典型案例,生动具体地展示了新媒体平台相较于传统媒体更加突出的运营特点。
基于社交属性的平台天然地带有温情属性,这种由寻常人生堆叠起来的“人间烟火气”弱化了端坐于“庙堂之高”的央视主持人庄重而严肃的表情,将两种迥然不同的人生并置于同一镜头之中,以一种生动而朴素的方式拉近了主流媒体与平凡百姓的距离。
多链路新技术的应用在国庆阅兵等重大事件直播中为用户提供了多机位视角,把选择权交给用户,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感。
短视频、直播所拥有的强大现场感、短小灵活的特点以及平台成熟的运营机制,让它在面对俄乌冲突、航班事故等突发事件时都能够快速反应,第一时间通过不同媒体的内容供给,为用户提供新鲜、深度、多视角的追踪报道。
作为新媒体平台,成熟的商业运作模式为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方法论支持;通过运营当事人,针对特色打造个人IP,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和万千受众产生共鸣。
作为商业化运营的公司,平台自身能够向社会提供大量岗位,同时,作为整个新经济的一环,从内容和电商延伸生发出的新职业新岗位又带动大量就业。而对于其他不同的行业产业,一定程度上也都可以通过短视频、直播来达到自己的诉求。借此,短视频、直播成为千行百业的沟通器,由“直播带货”到“直播带岗”,不断升级,最终促进行业与产业生态的转变。
从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优秀的案例之所以“出圈”,就是把握了不同媒体、不同素材的特点,同时结合短视频、直播平台“具有亲切感”“快速反应”“共享共鸣”“商业模式”“沟通融合”等优势,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优结合。
“用生活回答每一种生活。”这是快手搜索在2021年9月27日发布的slogan。
在互联网发展大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从各个短视频企业“跑马圈地”的增量时代到现在格局相对稳定的存量时代,行业竞争的关键点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产品的质量与变现能力,平台的运营、组织能力,以及企业文化等软实力,组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与传统媒体的PGC模式不同,UGC是短视频平台的底色。但在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即使是UGC平台,用户对产品的质量要求也会不断上升。为此,多元化、强垂类的内容,创作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电商、广告、直播等多元商业结构形成“大三角”,共同围绕打造出一款款“出圈”产品进行运作,最大限度来提高产品质量。
在运营层面,从平台视角来看,要进行中心化内容运营,提供及时、精准、高质量的视频,而对于用户的运营则要坚持去中心化,在进行推送时照顾到头部、中间以及尾部的用户,做好用户的分层。从内容发布者的视角来看,就是要通过细分垂类,塑造人设,打造属于自己的风格特色,运营好属于自己的账号。综其一点,短视频、直播无序发展的时代已经过去,在良性的竞争中,最终要脱颖而出,必须依靠优质的精品内容和成熟的产品运营模式。在不断的发展中,创造性地提供更多媒体融合的新玩法,更好地发挥短视频、直播载体的作用。
最后,余敬中提到了账号运营的本质,就是要沉淀私域流量,引导流量从公域到私域,从他域到自域。
平台所掌握的公域流量是可以通过算法引导的,商家或个人在入驻平台后可以通过免费或付费方式来提升排名、推广产品、获得基础用户。
而通过经营账号获得的关注则被称为私域流量,由发布者掌握。成为发布者的粉丝群体,在一次次双向互动中不断增强黏性,为发布者带来关注与收益。
努力平衡好公域流量与私域流量的关系,从长期视角进行经营,是短视频、直播平台现阶段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经济时期所诞生的新媒体,它们要做的就是顺势而为、应时而变,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承担起媒介沟通的角色,激活整个数字时代的传播之力;在媒体融合的时代,通过这个小小的手机屏幕联通起广阔的世界、无限的人生。
无论是身骑白马、飞奔在理塘野性山川间的丁真,还是在内蒙古帮助一对对亲人团聚的海燕,或是架着眼镜、手持仪器、在镜头前科普物理知识的吴姥姥,这些山川风物与人情美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确确实实在身边发生的,属于平凡人的精彩。通过短视频、直播与媒体融合,他们被更多人看见,也鼓励着更多人,有勇气向世界展现自己,有自信坦然而赤诚地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