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来自蓝色星球的火箭带着地球人的火星梦以及对广阔宇宙的渴望飞天而去。
一时之间关于火星、关于星空探索以及未来科技的诸多话题与遐想在人群中流传开散,浩瀚缥缈的星河宇宙在平凡的岁月中再一次被人们所仰望。
尤其是在步入现代社会以来,在科学体系的认知下,各种科幻小说及以科幻元素为主的影视出现,这种遐想正越发浩瀚、梦幻,向我们描述一个宏大且丰富的未来世界。
由科幻小说《火星救援》同名改编而来的电影便向我们讲述了在未来人类在火星建立基地的故事:男主遭遇沙尘暴被困火星,在没有物资的情况下利用现有的条件,顽强的支撑到地球的救援到来。
这部带有浓郁现实韵味的科幻片无疑要比那些科技感爆棚的“星战”、“黑衣人”、“变形金刚”系列影片来的更有现实意义,也更为贴合当前实际。
除此之外这部电影更是饱含不屈、坚定的内在精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当下困境。主角“马克·沃特尼”对火星基地的资源困境坦然直视,始终保持着坚定顽强的内在精神。
在这部科幻电影中没有让人惊呼不已的超前科技,而是将现有的科技成分扩大,幻想的成分减小,注重现实意义,电影中的一些细节处理符合当前人们对火星的科学认知。
土豆的种植、制作养料、利用植物产生氧气、生态的循环利用……电影向观众呈现出一个封闭且循环运作的环境,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上世纪末进行的一场世人瞩目的“生物圈二号”人造生态环境模拟实验。
通过这部着重写实、注重科学的影片我们仿佛可以预见在未来某时火星殖民的实现,这部影片的出现无疑将再次燃起人们心中的太空梦。
科幻小说作为一种十分具有科技前沿性的幻想文,通俗小说的一种,除了有着浪漫主义元素在内,科幻小说更是基于现实社会与当下的科学理念、技术对未来的一种猜想,具有一定的先见性。
在科幻小说中关于科学与技术的猜想是大胆而新颖的,在科技力量的干预下整个故事情节往往超乎常人想象,具有颠覆常识重新定义事物定律的存在,简直犹如鬼神一般的手段,这便是属于科幻小说的独特魅力了。
早几年听人提及一则小说故事,到后来更是看过由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前往目的地》。
电影中男主利用时间穿梭机往返未来、过去、现在的时空;男女的转换、阴差阳错下的时空相识、命运的预定、自导自演的人生舞台、宿命的轮回循环.........看过小说故事或电影的人无不为之称奇,一场戏梦人生,时空下的悲剧。
由此可见科技带来的影响是全面且深入的,科技在掌控着人的命运同时连时空都要屈服,个人在命运面前如提线木偶,难怪有人会说科技到达一定高度后如全知全能的神明一般。
科幻小说向我们展现属于科技的梦幻与奇异之时,这也是人们对未来美好幻想的华丽绽放。
这部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你们这些还魂尸》发表于1959年,科学理论与技术的出现为人类掀开了宇宙万物的神秘面纱,通讯、天体探索、能量、物质结构等科学认知影响着当下时代的每一个人。
科技的大量涌现孕育了科幻小说的诞生,人们依据现有的科技水平大胆的对未来进行幻想,陷入到科幻小说的创作热潮当中。
同时期著名的科幻小说家还有美国的“阿瑟·克拉克”在科幻小说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性,被称为科幻小说界的三大巨擎之一。
很多人读了他的小说才知道什么才是科幻小说,什么才是太空科幻艺术。写出“三体”这种恢宏巨作的“刘慈欣”就曾表示“阿瑟·克拉克”的小说作品对自己产生着的巨大影响,指引自己走向科幻小说的道路。
“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往往以现有的科技为基石,大胆的提出科技的后续发展方向及对一些尖端科学技术的预测,对当时人们的太空发展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同时也激发了人们的对太空的探索欲望,使其走上科学的求知道路。
地球同步卫星轨道的发展与他当时对未来卫星通讯的设想完全相同,因此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也被称之为克拉克轨道。
“阿瑟·克拉克”的科幻小说作品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那部被改编成电影的《2001:太空漫游》。在“阿瑟·克拉克”超前的科幻意识下电影造成的影响深入人心,成为不少人心中科幻电影的典范之作。
于1968上映,距离美国宣布登月还要早上几个月,可谓是远方还在前行,而梦想早已抵达彼岸,而梦想将会成为人们踏上斑斓星辰的一股原始动力。
这部电影为我们讲述了远古时期降临地球的一块神秘黑色石板竟是开启猿人智力的关键;
机器人哈尔的程序陷入逻辑混乱作出杀害船员的事情;鲍曼被神秘黑石吸入来到一处神秘时空打造的房间;
来自外星科技的神秘石板犹如上帝般的全知全能,超越生死,在时间长流下砥砺前行一往如初,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在宇宙的浩瀚下存在多少璀璨文明,他们拥有何种的神奇能力,让人不由联想到另一部科幻巨作《星际穿越》,来自高维空间拥有逆转时空的他们,同样的神秘且超越时间的枷锁。
“阿瑟·克拉克”曾说过一句话:“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西方作为科幻小说的发源地,其早期的奇异、鬼怪一类的小说对科幻小说的影响还是很大的。网上就有一种说法提到西方的奇幻与科幻是不分家的,喜欢将奇幻与科幻结合在一起。
例如现在我们看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里面无法用科学解释的“原力”,哈利波特中现实背景下的各种神奇魔法。
在西方的近代历史中科技并不发达,还处于成长的阶段,当时的小说出现将科幻与奇幻结合的现象倒是符合当时的时代发展。
20世纪初美国的“洛夫克拉夫特”所写的“克苏鲁神话”系列小说便是如此,符合当时的时代特性,既有传统文化里的奇幻、神秘色彩又是注入当下的科学元素。
“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独特性要数小说故事里面一些特有的元素设定,对后世的科幻、恐怖小说乃至各种流行文化起到极大的影响。
从电影普罗米修斯、迷雾、加勒比海盗、闪灵到游戏魔兽世界、血源诅咒甚至奥特曼都有“克苏鲁神话”的影子。“克苏鲁神话”将怪异、恐怖、科幻与奇幻元素组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文化体系,在它之前可没有什么深邃未知的恐惧、触手、眼球、怪异肉块等元素的文化存在。
有人提出“克苏鲁神话”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上对未知的存在高级幻想,说是科幻小说也并非不可。或许后来的“阿瑟·克拉克”等硬科幻小说家们,他们的小说多少也有受及“洛夫克拉夫特”小说的影响,借鉴某些元素、观点。
著名的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就曾说过“洛夫克拉夫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古典恐怖故事作家。
除了这些神鬼莫测的高深科幻外,在科幻小说的多年发展中出现有许多的分支,比如硬科幻与软科幻之别,题材方面又有太空、未来、尖端技术、时空穿梭等方面。
在广阔蓝色大洋的另一端,那个受克苏鲁文化影响而诞生出“奥特曼”的故乡,出现有一本科幻版的一千零一夜故事书,它便是日本科幻微小说家“星新一”的《星新一作品全集》。
对于“星新一”的科幻作品大家印象最深的怕是要数那篇收录在课文本上《喂——出来》的科幻短文了。整个故事通过一口黑洞来告诫人们要爱护环境,对环境的肆意破坏终究会影响到人类自己。
故事讲述了台风过后出现一口黑洞,在人类的贪婪下成立了填洞公司,人们把各种生活垃圾、见不得光的秘密统统交给了黑洞,惬意的享受着黑洞带来的各种便利。
故事最后随着一声喂--出来!的响声,一块石头也随之往地面落下,再结合前文我们可以想象得到,人类带给黑洞的一切都将重新返还回来。
在这篇短文中没有深奥的科学技术知识与繁琐长篇的剧情介绍,有的是简洁朴实的话述与故事情节的生动有趣,让一向高深莫测背景恢宏的科幻文仿佛是跌落了凡尘,身上沾满了浓厚的生活气味。
从《喂——出来》的短小精炼、新奇的故事情节、文中所透露的一股朴素的生活气息,我们可以看出“星新一”的科幻作品里除了科幻元素外还加入了人文思想,反应了作者所处的社会现状,借此引起人们对当前生活的重新思考。
日本的科幻小说在世界范围似乎并不出名,但并不代表就没有好的科幻作品,日本科幻题材动漫便给人留下着深刻印象。像新世紀福音战士、哆啦A梦、攻壳机动队等,在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似乎科幻故事转化为动漫的几率很高,以另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
从小说到影视、从西方到东方,再到相关的流行文化,科幻小说的独特魅力对人们的生活、文化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