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家电信运营商邀请液冷产业链相关代表企业联合发布《电信运营商液冷技术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将液冷产业链推向风口。
《白皮书》提出三年发展愿景,三大运营商将于2023年开展技术验证;2024年开展规模测试,新建项目10%规模试点液冷技术;2025年开展规模应用,50%以上项目应用液冷技术。
中金指出,三大运营商占据数据中心60%左右的份额,随着三大运营商联合发布《白皮书》,其认为液冷产业有望形成标准统一、生态完善、规模应用的新格局,并带动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使用液冷技术。
液冷技术是指使用液体取代空气作为冷媒,与CPU、芯片组、内存条以及扩展卡等发热部件进行热交换,带走热量的技术。
以实际应用举例说明,例如电脑等IT设备在运行时,内部以服务器为代表的元器件通常产生大量热能,而液冷技术则可利用液体流动将服务器产生的热量带走并发散到设备外部,使服务器得到快速冷却,保证IT设备在安全温度范围内运行。
和风冷相比,由于液体的比热容远高于气体,具有低能耗、高散热、低噪声、低TCO等优势,比风冷冷却效率更高。
按照液体与发热器件的接触方式不同,液冷技术可分为“间接接触型”和“直接接触型”两大类,其中间接接触型主要指冷板式液冷,直接接触型主要指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
从行业目前发展看,冷板式液冷成熟度最高,被更多应用于军用雷达、高密度数据中心、高性能电脑、动力电池以及高功率LED散热领域。
浸没式液冷、喷淋式液冷节能效果更优,前者在超算、高性能计算领域取得了广泛应用,后者在实践中的应用相对较少。
液冷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既可用于数据中心、算力服务器,也可应用到存储电池、新能源汽车等,甚至全液冷超充充电桩都在未来应用行列。
随着云计算、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科技行业高速增长,推动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行业市场扩容,带动制冷需求增长。
数据中心IT设备的投入使用规模越来越大,设备性能也越来越高,直接导致服务器功耗不断增加,特别是作为服务器关键部件的CPU,因此也催生了更大规模的液冷技术市场需求。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根据工信部统计,预计2025年,中国IDC新增机柜需求达到每年75万台,结合《白皮书》要求液冷渗透率达50%(即50%为高功率机柜),则年均新增10KW以上机柜38万台(平均单机柜10KW),浸没式液冷单KW价值量约1.2万元,则年均新增液冷市场规模约450亿元。
例如工信部《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文件指出,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消耗的能源之比)降低到1.3以下。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在数据中心能耗占比中,制冷系统的能耗占比为30-40%,是总能耗中占比最高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模块,因此改进数据中心制冷等基础设施技术,提高制冷效率,减少制冷系统的能耗水平,成为未来发展方向。
中金指出,环保要求持续提升,液冷技术契合政策导向。数据中心耗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5%,国家不断收紧数据中心PUE1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从2017年的1.5降至目前的1.3左右。在IT设备升级迭代困难、难以降低能耗的情况下,空调系统是数据中心节能潜力最大的环节。液冷对应的PUE值在1.1左右,在数据中心功率密度相同的情况下相比风冷更加节能,并可以在全寿命周期实现降本。
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液冷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液冷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合作也愈加紧密,极大促进了产业创新和升级。
液冷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节较为庞杂,上游主要为产品零部件及液冷设备;中游主要为液冷服务器、芯片厂商以及液冷集成设施、模块与机柜等,下游则为需求市场。
国内市场方面,民生证券研报显示,行业内具有竞争性的企业主要有华为、阿里巴巴、联想、浪潮信息、广东合一、戴尔中国、维谛技术、英维克、依米康、佳力图等。
据赛迪研究院数据,2020年中科曙光(603019.SH)、华为、阿里和联想位于我国液冷中心市场领导者地位。
据悉,阿里巴巴以单相浸没式液冷为主要发展方向,其他用户以冷板式液冷试点应用居多。
民生证券指出,液冷设备厂商较多,格局尚不明确。目前国内外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厂商液冷技术普及率尚较低,掌握该技术的企业较少,市场中尚未形成较强龙头,市场竞争格局未定,且由于中国数据安全保护政策,国外厂商产品进入中国较为困难。
中科曙光日前在投资者关系平台公开回复称,其子公司曙光数创以高效冷却技术为核心,为用户提供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公司一体化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服务器液冷系统、液冷数据中心解决方案技术领先。
民生证券认为,以曙光数创为代表的芯片级液冷技术有望得益于适配芯片生态快速放量相应解决方案,建议关注曙光数创、申菱环境(301018.SZ)、英维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