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美化你没选择的那条路。”我知道并深深赞同这句话,的确是这样,无论是职业、婚姻还是其他,既然当时做了决定,就一定有它对应的道理,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所以假设归假设,整理来说,我仍对自己的现状感到知足,并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好像一直以来,“文科生高考学校和专业选择有限”“文科生毕业后就业难”这类话题就不断被提及,哪怕是对教育和职业规划了解不多的家长,也会人云亦云地建议自家孩子在高中报考理科。但似乎每个在重压之下坚定选择文科的人,心中都怀有那么一点理想与傲气——首先我们对这种说辞持怀疑态度,其次即使认可,也坚信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个,毕竟人生的路是自己闯出来的,还没尝试就认输,这不是我们文科生的作风。
十年前,我毕业于一所普通的综合类双非本科院校,学校在国内排名一百左右,我们所学的专业隶属于新闻传播学大类。实话实说,大学四年里,我们班的整体学习氛围并不浓厚,有明确学业规划的人不多,专注于考证、实践或提升自己竞争力的人寥寥无几,大多数人都过得平平淡淡,日常生活无非在寝室上网或出门逛街,加上每次期末考试的学科评分都比较主观,所以并没有同学获得太高或太低的学分绩点,临近毕业,我们班只争取到一个保研本校的名额,当然,也没有人因为挂科而延迟毕业。
我们班四十个人,男女比例为一比三,这始终是文科班的特色。毕业那年,大概有十人选择了考研,考公的有五个,出国的有五个,留校任教的还有一个,剩下的同学则直接步入工作岗位,而这其中的大多数,都选择回到自己家乡所在的省份,去北上广的人并不多。
我当年也是考研大军中的一员,我的考研初衷,是为了弥补大学时期浑浑噩噩浪费掉的青春,当时我给自己的规划是,读研之后再读博,继而留校任教。
考研初试结果显示,我虽然总分超出国家线很多,但英语单科没过一区的分数线,我申请了调剂却久久没有收到任何学校的回复,所以这次考试以无声的沉默宣告失败;第二年我决心再战,换了目标学校,学习的劲头却远不如前,因此成绩并不理想,单科均过线但总分偏低,幸运的是我被调剂到二区的一所普通高校,但这个学校所在的位置较为偏远,占地面积也很小,整体水平远不如我的本科院校,加之调剂后的专业也与我的目标专业完全不对口,导致我对此并没有多大兴趣,深思熟虑后我决定放弃入学资格,去北京找工作。
我一直想从事文字相关的工作,来到北京后,我在当时比较火的智联招聘上投递了很多简历,主要是编辑岗位,虽然毫无实习和工作经验,我还是得到了很多面试的机会,包括教辅资料编辑、不太知名的杂志编辑这些,我暗自庆幸又忍不住感叹,还是大城市的就业机会多!后来阴错阳差的,我成为了一名互联网编辑。
彼时自媒体行业势头正盛,每个人都可以在平台上申请账号发表文章,而我的工作,并不是生产优质内容,也不是对别人的内容进行逐字逐句的修改和校对,编辑的功能被大大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对平台的运营和资源汇总。而在工作中我发现,即使部分内容有错别字甚至逻辑不通,但如果标题吸引人点击,阅读量就会很高很高。这份工作虽与我的初心略相悖,但也算殊途同归,因此我很快适应。
部门同事与我年纪相仿,大家的学历和资历也都相差无几,基本都是应届或工作一两年的普通院校本科毕业生,还有一些入职较早的大专生,研究生非常少,没有勾心斗角的竞争,我们彼此之间相处得非常融洽,下班后还会约着一起逛街吃饭。
在大城市工作,眼界的确开阔了许多,阅历也在不知不觉间不断丰富。公司经常会在一些高端的场合举办大气上档次的活动,请名人来坐镇,因此我们会在活动中近距离接触到各种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明星大佬,有了这些的加持,朋友圈的照片都会获得一波又一波的点赞和奉承。但每次活动结束,在回家的途中,看到窗外的灯火辉煌和车水马龙,我总是忍不住恍惚,想起遥远又安静的故乡。
那几年,由于行业发展的势头正猛,我们公司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发展壮大,如此一来,我们的待遇也逐渐丰厚,福利更是不断完善,美味免费的饭菜和零食,二十四小时健身房,放松身心的按摩,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行政活动等,无不让人感到喜欢和满足,甚至我第一次去国外,都是跟随部门举办的团建。
其实在互联网公司,运营的工作不比技术和产品,对专业度要求不强,任何专业的毕业生,只要有志于此,都可以尝试,因此运营的可替代性非常高。但由于行业的飞速发展,那段时间,每个大厂都主动或被动地想分一杯羹,所以即便是运营岗,招聘要求也跟着水涨船高,毕业于985和211的同事逐渐多了起来,普通本科院校的,没有相关实习经验的,都不太容易获得面试的邀请函了,甚至许多研究生也倾情于此,大家都甘愿做一颗体面的螺丝钉。
众所周知,多数互联网公司实行弹性工作时间,虽然不强制员工打卡,但由于每天要不停地与不同部门的同事开会,制定策略、研究打法、评估对齐、复盘优化,这就导致加班在所难免,弹得让人找不到工作和休息的界限,我每天下班后没有丰富的夜生活,只想着能不堵车,赶紧回到出租屋里放空发呆。
工作三五年后,同事们的职场选择开始有了变化,有的同事毅然放弃这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决定出国留学,提升自己;也有一些同事,不习惯或不喜欢北京的环境和生活节奏,拿着攒下的积蓄,选择回到家乡买房定居;还有一个北京本地的同事,经过多次对比,还是决定去当稳定又有寒暑假的老师;而我,为了升职和涨薪,几次选择跳槽到另外几家大公司,凭借之前积累的经验,继续从事这份工作。
前两年,我用自己工作以来的所有积蓄和公积金存款,在二线城市首付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当时的公积金可以轻松覆盖接下来的房贷,由于暂时不打算搬离北京,所以房子至今尚未装修。
我以为,只要我不断努力,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就能够保证每年都可以升职加薪,从而在职场上拼出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员工的考核与部门业务的重要度成正比。我们部门的业务发展速度逐渐放缓,从之前的万众瞩目到“跌下神坛”,给公司带来的效益也逐年减少,所以部门的发展规划也从激进到维稳,对我们员工来说,升职加薪也就变得遥遥无期。
这两年,“三十五岁危机”“中年失业”这些话题不乏于耳,同事们也开始人人自危,暗自发力,争取突显出自己无可取代的闪光点,从而不被公司裁员。不过去年年中,我们部门也终于没能从裁员的传说中幸免,甚至一些在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也被优化掉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成本较低的实习生。
十年匆匆而过,如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的就业选择在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考研、考公、考编的人在逐年增多。我不禁开始思考起自己的现状,三十多岁,已婚未育,假使我现在被裁员,我的积蓄能抵挡住多长时间的无业生活和房贷压力,我现有的职场技能是否可以让我随时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不能,我要怎么办?是继续坚守,还是离开北京?离开北京的话,我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是加入考公考编的大军,还是自立门户?思来想去,偶尔焦虑,却依然无解。
我每年都会和不同阶段的关系不错的同学保持聚会,留在家乡县城的那些同学,早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家庭,他们结交着不错的人脉,小到哪里的东西好吃,大到如何通过“走关系”简化办事流程,都可以快速搞定;在省会或其他二三线城市的同学,也都在国企央企或事业单位有着不错的发展。这些同学也早已生儿育女,他们的孩子大多数已经上学,还有的连二胎都可以“打酱油”了,大家的生活平凡而幸福。
而在交谈中,他们也对我的生活充满好奇,说羡慕我可以坐在宽敞舒适的办公室里,拿着不低的薪水,接触最新的事物,在假期能够满世界游玩,没有太多束缚。
近期在社交网络上,会刷到一些人分享自己的“一个普通女孩的十年”,十年来,这些女生们走出家乡,靠着自己的努力不断拼搏,完成阶层跨越,在各自的领域里闪闪发光,精彩的人生经历让旁观者无不敬佩。
平凡如我,按部就班地工作、成家,可能才是大部分年轻人的真实写照。有人说,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拥有一直可以选择的权利就是很了不起的事情。毕业十年,直至现在我仍会忍不住假设,如果毕业后我坚持读研读博,留校当了老师,或者选择考公考编,那么如今我会在哪座城市,是个什么样的状态,是否会幻想我此刻正在过的这种生活。
“不要美化你没选择的那条路。”我知道并深深赞同这句话,的确是这样,无论是职业、婚姻还是其他,既然当时做了决定,就一定有它对应的道理,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直到看见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所以假设归假设,整理来说,我仍对自己的现状感到知足,并坚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