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会说,那是时代风口红利,平台流量加持,底层逻辑还是低价。其实,电商刚兴起的时候,用户购买渠道极度匮乏(且物品价格浮动大),而淘宝购买的便捷且低价,则迅速占领了用户心智,促成用户快速决策,形成口碑传播。
通俗来说,就是用户知道了这个活动,并且快速理解、权衡后,产生决策行为。所以,每一步路径都会对单个用户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例如商家的活动未有效传达给用户(触达);在用户看来,这个活动规则模糊不清,直接影响用户认知;形成认知后,和我关联性不强,或者太费劲(成本/收益比低、需求不匹配),导致直接放弃(决策)等等都是活动转化率低下的原因。
如果作为一个活动操盘者,照葫芦画瓢,然后以资源不到位,奖励不到位,人手执行不到位来总结失败,其实是更失败的。
举行一个活动时,往往会遇到活动失败或者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与其垂头丧气,不如总结活动失败因素,争取下一次活动的成功。
青岛艺形艺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青岛首席商学院新媒体运营创始人,资深新媒体运营人,IT行业观察者,新型互联网+营销实践者,金牌文案创作者,腾讯网、百度网、今日头条、搜狐网、网易新闻网、凤凰新闻网等网站知名专栏作者,《新媒体推广运营实战大全》 作者、知名品牌营销顾问黎想。今天黎想老师讲:指南,活动运营避坑。
比如,很多微商喜欢在早上发朋友圈,多图少字,其实都是符合微商群体受众习惯。(三四线用户为主);而在高消费的游戏大R用户群里面前,小福利活动也难起到作用。
匹配度越高,越容易引起用户注意。例如福利拉新向(或传播向)活动,面向家庭主妇,送生活用品可能会更合适;面向游戏玩家,送珍稀游戏道具和稀有周边会更合适;当然,合适的RMB更合适。
成本/收益比越低,用户参与阻力更低。我们看到大部分的活动,都会有详细的指引流程,其实也是在减少用户参与成本。(核心还是优化参与路径,一步到位的事,就不要三步)
还有像客服在咨询回访的时候,习惯提到只需打扰用户1分钟,也是为了降低用户的执行成本。这些都是我们在策划活动当中的一些小技巧。
情绪决策主要是基于快速认知来产生的,例如经历过该活动,体验差,商家再做这种活动,大概率用户会很反感,初期就会直接放弃。而往期优质活动,积极参与的同时,还容易形成口碑;
这个就需要活动策划者长期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学习和积累,熟悉当前主流玩法。同时也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不要轻易甩锅,不知所以然。
说实在的,没有人能保证说能产生多少裂变,这个东西确实需要运气。但作为活动策划者,裂变机制还是需要考虑和进阶的。
裂变最常见的还是利益驱动,即用户帮活动方拉量,同时匹配个人更好的利益。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我自己也做过多次类似拉人裂变活动,效果上来说,拉人必给形式,远超比拉人一起参与瓜分奖励。拉人抽奖是最不建议的,较低的中奖率,不仅伤害了用户参与挫败感,同时也伤害了用户在被拉用户心中的形象和地位,开喷是常有的事。
拉1人,拉3人,拉5人,拉10人,环环相扣,奖励梯度透明。一来是减轻用户初始参与成本,多拉2人即可获得下一阶梯奖励,同时又满足了人性的贪婪。
如果奖品受众群体大,需求度高。更容易形成指数裂变。即用户A拉BCD..,B拉A1B1C1D1,C1拉A2B2…
需要说明的是,活动面向的初批用户,要能低成本拉到利益趋同用户。这个是作为活动策划方必须面向C端需要考虑的问题。例如当初我们的服务器群拉人活动,也是基于游戏玩家大都有自己的帮派群。
一场活动,参与的全部用户,势必会存在更高利益需求的群体,合理的机制,刺激局部用户拉人抱团,也是有效裂变手段之一。
裂变互动上,主要体现在整个链路效率,不管是用户抱团,还是拉人裂变,从用户参与到兑现利益这个过程,链路时间越短,体验和口碑越好,越容易集中爆发、指数爆发。
还是需要多实践,环环相扣的地方提前埋点,拿到数据。并且以数据为导向。做不出爆款活动,甚至失败,也至少能为我们带来宝贵的经验:定性问题,合理调优。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