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个报告,这个报告显示,过去几年内,职场人在考虑转行时,首选的行业是金融和互联网。
这倒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的薪酬,无论哪一个机构,以怎样的口径统计,在最终出来的薪酬报告里,都稳稳当当地稳居高位。
那身处行业之外的职场人,假如想要中途转行,从哪里入手会比较好呢?之前大致写过一篇关于金融行业的:
今天来聊一聊如果想要转行到互联网行业,为什么运营岗位是一个相对不错的入门跳板。
互联网行业的主要岗位,包括了技术、产品、用户体验、运营和职能部门等几大类型。
其中,职能部门跨行门槛最低,甚至有一些职能部门的岗位对行业基本没有要求:
比如一个传统企业的行政想要转行到互联网企业,行政部领导不太会因为行业不同就将其拒之门外,因为相对来说,不同行业的行政工作,差别并没有那么大。
但对职能岗位来说,转行的意义并没有那么大,除非去到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比如人力资源转行到猎头公司、培训咨询公司,法务转行去律师事务所。
否则,不论转行到任何行业,都属于职能部门,待遇、发展空间各方面并不会有质的改变。
因此,当我们说转行到互联网时,通常所说的是转行来做技术、产品、用户体验或运营。
就我所知,在互联网发展早期,市场上技术开发人员缺口还比较大的时候,有一部分成功转行的,基本上也需要去专门的培训机构,参加至少几个月的全职培训,才能转行成功。
因为它需要一些基础性的岗位来做大量的诸如运营内容的排版、分发;运营活动的实施,甚至很多客服性质的工作等等。
前面说到早些年转行做技术开发的人,一般需要在培训机构全职学习至少几个月。
在这几个月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学编程技术,很多培训公司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保证在培训期间,让这些学员有相应的项目开发经验。
比如,几乎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开通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写文章、与读者互动、想办法涨粉、尝试各种变现方法。
还有人,自己尝试开过淘宝店,独立运营一个淘宝店铺,也是电商相关的运营经验。
这都是不需要先加入一家互联网公司,就可以从自己的副业实践获得的相关工作经验。
事实上,很多公司在招聘运营岗位时,都会在招聘要求上特意加上一条附加要求:
独立运营过粉丝达到一定数量的自媒体账号或者营业额达到过一定金额的淘宝店,可以优先录取。
从这个角度来说,自己业余的运营实践经验的价值,甚至超过很多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全职工作的其它竞聘者。
能拥有这样优势来进行跨行转岗,不光在互联网行业,可能在其他行业,也不多见。
我们之所以会在职业发展的中途考虑转型,一定是因为发现自己在既有的职业赛道上,未来的发展前景堪忧:
可能是行业本身走向没落;也可能是发现自己的兴趣和天赋都跟现有行业和岗位相去甚远。
无论哪一种原因,将之前的一切积累归零,选择重新开始,成本和代价都不可谓不大。
他说一个人可以不做销售这个岗位,但不管在任何岗位上,要想做得好,都必须具备良好的销售能力。
做老板和领导,你需要良好的销售能力,才能把你的愿景、使命、价值观和你的年度目标销售给你的下属、你所有的员工,让他们帮你实现;
做职能部门的员工,你得把你想要推行的政策、项目,在老板和各业务部门那儿销售出去,让他们愿意支持并按照你的要求去做;
即便你做技术做研发,你也得有销售能力让外行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以便争取更多的资源来支持你的研发;你还得有销售能力说服老板和其他部门,为什么他们的想法技术上实现不了。
如果说,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中,需要的是销售能力,那么,在网络世界,需要的就是运营能力。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运营,让那些在屏幕另一端的用户信任我们、支持我们,甚至还帮我们宣传。
当每个人都把更多时间花在网络端的屏幕上时,运营能力也就几乎成了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就如同互联网出现之前的商业世界里,销售是每一家公司必备的人员占比很高的岗位一样,在互联网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时,运营岗位也必然是每一家公司必备的人员占比很高的岗位。
所以,无论从技能的重要程度,还是从岗位的必要程度,运营这一岗位的持续发展潜力都颇具竞争力。
不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特别信奉一个观点,觉得只有非常年轻的职场新人才真正懂互联网运营。
第二,相对于技术、产品和用户体验岗位来说,一般运营岗位,尤其是比较基础的运营岗位,工资水平较低,转行头几年很有可能还处于降薪状态,这一点需要提前考虑清楚。
我是有余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专注分享求职面试、职业发展实用干货,关注,一起成长为更具选择权的职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