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中国大学生考研白皮书》在京发布。书中指出,近年来,我国考研人数连创新高,2023年报名人数已达到474万。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发现,眼下,很多大学生已经开始备战2024年研究生考试。随着越来越多的准毕业生选择考研,“考研热”也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现象。
近日,一则“今年考研录取率或不到两成”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依据官方数据,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达到474万,参照2022年全国招收研究生124.25万人(含推免学生及博士生录取)的数据来看,录取率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一战考研失败,在就业压力下,很多大学生锲而不舍地选择“二战”,甚至“二战”失败后,还会继续坚持。
陈云涛今年6月大学毕业,“我没选择求职就业,而是继续冲刺考研。”他说。年初时,他在考研还是工作的选择上,与父母有了分歧。父母希望他利用应届生的优势去报考国家电网的相关工作,他却想“二战”考研。“单位不错,专业也对口,为什么不选择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父亲到现在都无法理解儿子的选择。
陈云涛认为,本科报考招聘单位可选择的岗位比较局限,研究生再考可选择性更多一些。“虽然考研‘一战’失败,自己却有十足的信心去选择‘二战’。”他说,“工作和考研学习的内容完全不一致,会让自己分心,鱼与熊掌不能兼得,还是选择一个目标最为合理。”在多方商讨下,父母做了退让,选择尊重他的决定暂缓工作,再考研冲刺一把。“如果不成,就试试招聘考试。暂时不就业,就意味着要继续‘啃老’,也不可能没有压力。”面对现实,陈云涛也有自己的焦虑。
“本科不是名校,所学外语专业也没有竞争优势,所以只能下定决心继续考研。”今年6月即将离开学校的王宣说。她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自己参加了几次招聘会,还在网上看了前程无忧等一些招聘网站发布的信息,“很多自己中意的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单位直接以硕士研究生作为门槛。”在慎重思考后,王宣决定今年再冲刺一把考研,“班上约有七成同学都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很多同学研究生转了专业,大家都认为选择一个更好上岸的专业更为稳妥。”
刚刚拿到上海一所知名大学相关专业考研拟录取通知的王璐瑶长出了一口气。“突出重围”,她用了这样四个字来形容自己的考研之路。对于来取经的大三学妹,她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大三下学期就可以开始做考研准备了,越早准备越好。”
考研热度不减,带火了相关的付费自习室、考研辅导班。山西大学附近一家收费自习室里,山西晚报记者遇到了许多开始备战考研的大三学生。正在自习室研究报考专业的吴文聪说:“许多学校复试已经结束,我正在目标学校官网上研究相关信息。暑假肯定不会回家,确立好目标就奔着考研方向好好学习。”
刘昊也是即将加入考研大军中的一员,跟每天学习16个小时都不够的学生相比,刘昊的学习状态相对轻松。“我习惯晚上通宵学习,偶尔打游戏换换脑子。”他认为晚上学习效率高。同时他打算通过校内辅导班解决更多的学习问题。为了服务考研大军,一些考研机构颇为火爆,尤其是校内辅导班。“自学效率肯定偏低,对知识点理解也可能出现偏差。考研的竞争越来激烈,还是有老师带着学容易一些,我打算暑假去报考研目标院校的校内辅导班。”刘昊说。
不管先考研,还是先工作,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段紫琳正在经历一个充满焦虑的春天。自从进入大四,毕业和就业的压力突然袭来。当她在考虑是考研还是找工作的时候,身边的朋友已经开始马不停蹄地为考研忙碌了。“我没考研,报名也是陪考的那个。”毕业一天天临近,她的内心越来越焦虑,“我通过关注公司官网、学校宣讲会等各种渠道不停地寻找招聘资源。”
刚上大学时,段紫琳也曾经想过毕业去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找工作,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可真到了大四求职的那一刻,经过一番思考,她还是决定退而求其次留在太原奋斗。“刚开始写简历的时候,我内心其实是激动的,觉得自己马上要独立了。”直到发出去的十几份简历石沉大海,她才意识到求职不易。农历春节之后,有相关新媒体运营的岗位给她发来了面试邀请,但是面试结果让她很失望,“工资和期望相差太远。”如今,段紫琳开始考虑是否参加明年的研究生考试,“既然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接着读书吧,还能做一个有效缓冲。”
考研持续升温的原因有哪些?山西晚报记者调查发现,既有学生自身对提升个人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求,也有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伴随着高等教育普及,考研成了一道新的社会竞争和筛选门槛。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焦小利分析出现“考研热”的原因时,客观地指出:“工作竞争激烈、工作不好找只是表层原因。深层原因是大学生不想面对就业带来的压力,不想适应社会,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做什么,或是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使考研成为一部分大学生逃避就业的‘避风港’。”
同时,从众心理的存在也是重要原因。除了逃避就业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研群体属于受到群体压力而跟从群体选择的一种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学生们带来一种安全感。还有很多大学生在大四时既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对未来也没有更好的安排,看到周围同学考研,为了让自己显得不是无所事事,于是选择了随大流——考研,“其实有的大学生并不适合考研,白白浪费几年的时间。”焦小利说。
针对大四学生对未来呈现的迷茫状态,焦小利认为,从学校层面来看,大一新生一进校,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开启生涯导航指导,太原师范学院目前已开设相关课程引导大一新生深入思考学业和职业发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合理规划大学生涯,正确定位人生航向。同时,引领大二、大三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帮助他们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能力和专业准备;帮助大四学生做好认知、迎接、开创未来的心理和能力准备。
其实从工作方面来说,大学生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非常多,考公、考事业编、考三支一岗、参加西部计划、当兵入伍、求职私企国企等。所谓的岗位不匹配,其实是社会需要学生,学生不符合社会就业要求而无法就业。社会就业要求全素质人才,焦小利拿音乐生举例,学生不仅要会吹拉弹唱,还要会讲课、会管理,现代工作岗位需要的是多类型并行的人才,多专多能,并不是专精一门的人才,加上现在一些大学生“眼高手低”,造成就业“难”的现象。
另外,焦小利表示很多大学生盲目跟风考研,跟家长对孩子的盲目支持和宠溺有关。考研大军里不乏有真正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是有清晰的学术目标而去参加的考研。但考研不是人人都适合,所以家长们也不能盲目支持孩子考研。有的学生是自己不想考研,被家长软磨硬泡才选择考研,所以常常会出现考了几次也考不上的情况,白白浪费了时间、金钱,还错过了应届生就业的大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