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栏目主要推介学术期刊最新刊文信息,其他学术期刊如有需要,可联络本号编辑免费推介/
摘要:院士跨界高端访谈栏目旨在探索面向未来的科技人文问题。本期访谈西班牙皇家科学院外籍通讯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前所长陈众议研究员,围绕资本、技术与人文危机反思等问题展开。陈众议研究员认为,人文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动摇宗教神学的同时唤醒和助长了人性的弱点,为资本的产生培育了土壤。随着资本主义向全球市场的扩张加剧,规范和制约资本不仅有其必要,而且迫切。对此,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不仅需要共同富裕,还要致力于最终用资本消灭资本,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立场和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中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技术一旦与资本绑定,其结果只能是人类欲望的大爆炸,而集体主义对科技的向善有积极意义,人文学者的天职便是竭力棒喝无节制的资本主义和技术理性主义。面对人文学科的危机,重塑原理可能是各学科面临的首要任务,需要赋予人文学科以当代价值。人文学者也要积极参与国家建设,为年轻一代尽心竭力。
摘要:国际传播能力对于一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形象具有柔性建构功能,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而言,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关乎中国国际话语权与影响力的提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一命题的提出为翻译学的建设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也为这一学科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兴的研究方向。文章在相关研究基础上廓清了国际传播能力的概念,剖析了翻译能力在国际传播能力中的重要角色,指出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下,今后翻译学可在翻译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翻译的多模态研究、翻译的受众及其接受效果研究以及翻译人才培养四个向度上着力拓展。
作者简介:范大祺,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对外话语创新研究中心译审。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减贫有效、生态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国家治理优势充分彰显。中国特色国家治理模式为世界提供了新的国家治理选择和借鉴,为人类治理发展作出了中国贡献。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期待中国以科学系统的话语体系,来解释、说明和支撑自身在社会治理活动中生动、鲜活的制度实践和改革成效。把握历史机遇期,构建有效的中国社会治理话语传播策略,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赢得国际话语权。基于此,要充分认识到建构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对外话语体系的紧迫性,进而探究建构这一话语体系的有效途径,解码国家治理优势,讲好中国社会治理故事,推进国际话语体系变革。
关键词: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社会治理;对外话语体系;国际话语权
摘要:在对外话语实践的众多途径中,输出型国家翻译实践作为国家层面对外言语行为,是国家主导翻译优先政治考量兼具对外话语的治理行为,即“以言行事”。国家以国家对外话语体系为工具和载体实施对外叙事,进行有关本国的知识生产、形象塑造和国际关系构建,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文明互鉴的时代召唤之下,经由国家翻译的对外话语实践之现实迫切性和战略使命性日益凸显。文章探讨国家翻译的对外话语实践的概念内涵,结合对外政治、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话语实践案例分析,提出国家翻译的对外话语实践研究框架,以期推动译学研究的“国家”转向。
摘要:自主性由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和道德责任三个基本要件构成。根据自我意识概念,人工智能可以具有“形式自我意识”,不具有“实质自我意识”。根据自由意志概念,人工智能可以具有弱自由意志,但它只是决定论世界中的自由意志者,不具有同人类一样的能动性自由意志。只有能动性自由意志才能生发出创造性。因此,按以上论述,人工智能没有创造性。人工智能可以具有道德能力,但道德能力只是道德责任的必要而非充分的条件。承担道德责任必须具备理解自身的道德行为与道德准则之间的关系的能力,但人工智能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人工智能不能独立承担道德责任。根据构成自主性的三个基本要件衡量,人工智能只具有弱自主性。思考人工智能的自主性问题,既具有理论价值,也具有现实意义。
摘要:动物是人类的前世,人工智能则是人类的未来。本文从人工智能的角度简要阐述了自然物—生物—人—机器的演进历程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认为“动物增强”工程对于动物解放具有更根本、更彻底的意义。“人工智能只能源自机器”的观念已成为过去,人本身就是人工智能的原料或半成品。人工智能始于两个原点:机器和人,包含三个发展方向:机器智能、人机一体和人类增强,而“人类美学”与“机器美学”共存于智能机器人之中。本文从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了生命意义上的算法主义,对人工智能社会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存在的相应风险以及“应对方法序列”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摘要:我国已加速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近年来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解决养老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智能化养老正成为人工智能机器人创新和应用的重点领域。将智能的高新科技应用于养老服务满足了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和精神生活需求,显著提升了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减轻了家庭和社会养老负担,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伦理困境。本研究基于目前智能化养老模式兴起的时代背景、内涵、现状及优势,指出我国目前智能化养老可能面临的价值难题和伦理困境,包括智能化养老冲击传统的伦理关系,挑战老年人主体的道德地位;智能化养老挑战人的本质,会使老年人产生负面心理;智能化养老致使孝养关系疏离,甚至淡化子女赡养责任。尝试从认知、设计和管理三个层面提出智能化养老实现价值原则的有效路径,赋予智能化养老产品更多的人文关怀,从而实现智能化养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黄少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肖佳,天津市公安局南开分局。
摘要:针对党的十九大要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尤其是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的问题,本文给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视角: 发展合约密集型经济。合约密集型经济要求经济活动建立在非人格化的高度专业化分工与交换基础上,由此促进专业化知识生产与创新、专用性资产投资等能够大幅提升经济效率的经济活动。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法治促进合约密集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机制。应用这一分析框架,本文认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规划,促进要素市场一体化发展,要求上海乃至整个长三角地区加快完善以法治为核心的营商环境,大力发展合约密集型经济。最后,本文提出了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下一步可采取的若干措施建议。
关键词:现代化经济体系;合约密集型经济;信任;法治化营商环境;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作者简介:臧志彭,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兆怡,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数字传媒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摘要:区块链技术在文创产业的创新扩散不断推动其转型升级,并形成全球扩散的城市网络。本文采用国际权威并购数据研究发现,基于并购融合方式的区块链技术创新从2015年开始在全球文创产业扩散,2018年是区块链技术在全球文创产业传播采纳由沉淀积累转向爆发增长的关键节点。从创新扩散的全球城市网络来看,北京在全球文创产业应用区块链技术创新方面展现出明显的“创新先驱者”特征,区块链技术进而向长江沿线和粤港澳大湾区主要城市扩散,并通过湾区经济与长江轴线共同构成辐射全国的创新连绵带;美国的区块链创新扩散多集中于旧金山湾区核心城市圈;日本总体呈现出由区域政治经济中心城市向关西经济发达地区扩散的趋势。建议中国城市形成创新扩散社会共识,激发多元主体协同创新效应,增强城市内部互联的紧密度和交互效应,建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能力。
作者简介:赵昕,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副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洁,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双聘研究员;姜燕媛,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讲师。
摘要:顶级物理研究所等基础研究机构是加快我国基础理论突破步伐,有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本文基于知识网络嵌入理论和知识集聚理论对四所世界顶级物理研究所进行研究,剖析了其运行机制在创新主体和知识网络多维嵌入中通过知识集聚影响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并提炼了顶级物理研究所的运行机制: 治理结构上由国家投资、依托大学、独立运行保证创新主体的人才式集聚;管理机制上由顶尖科学家主导的学术管理机制和资源服务科研的行政管理机制加快创新主体的人才式集聚和知识积累式集聚;合作机制以官方合作强化知识嵌入和结构嵌入,推动知识积累式集聚,以非官方合作深化知识嵌入和关系嵌入,推动知识传播式集聚;保障机制通过人才引进机制、人才评价机制和薪酬福利体系强化创新主体的人才式集聚,提升重大科学发现、重大理论突破以及重大技术和方法发明等创新绩效。
作者简介:刘华兴,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铮,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文章致力于探寻中国情境下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PSM)结构,尝试回答“中国情境下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的本源性问题。基于S省Q市的半结构访谈资料,研究首先采用扎根理论建构出中国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的五个维度,以此开发出公共服务动机量表,并依据S省的106个区县级公务员调查数据对五个维度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由两个动机、四个维度组成,分别是理性动机(公共参与的兴趣)与规范动机(公共价值的承诺、社会认可与支持和职业道德与操守),而情感动机(自我奉献)在中国情境下并未得到验证。研究同时发现,相比国外公共服务动机的研究,中国情境下公共服务动机与“规范动机”的联系更为紧密: 家国情怀的“集体主义”、学而优则仕的“社会认可”以及强调政治素质的“职业道德”可能受到根植于中国文化的传统儒家规范的影响,进而在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中占有较大比重。
作者简介:文学武,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周雅哲,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
摘要:法国是许多现代艺术和文学新潮的起源地和大本营,法兰西文学在近现代世界文学版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对其他国家的文学产生过重要影响。中国京派文学批评中的法兰西文学元素主要集中在印象主义、象征主义和纯诗这几个方面。京派文学批评家一方面把其放置在法兰西文化的渊源中追溯其文化形态和精神特征,论证了其在世界现代文学中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又在中国本土的文化语境中结合文学现实进行较为科学的阐释,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寻找合适路径。这种对外国文学元素的吸纳不仅使京派文学批评颇具开放和先锋的姿态,也使批评家最终形成了富有个性的批评格局和宏大气象。这对于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时代而言,仍然不失为一面镜子。
摘要:王阳明在明代正德年间提出的“致良知”说不仅是哲学命题,更是其道德实践工夫。探析正德年间王阳明创作的散曲、诗歌等直抒胸臆的文本,将直面“致良知”说产生的心路历程,从而呈现出阳明所强调的“良知即是非”“自致其良知”等工夫关键。阳明由致良知工夫体证得出,良知作为是非标准,而自致其良知的自信,正是对良知作为是非标准的自立自信,其归于万物一体之仁的不容已,这既是士人的为己之学,更是使天下人自致其良知的大同理想。
摘要:玛丽·雪莱1818年出版《弗兰肯斯坦》两百多年以来,与其形成互文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出现影视改编、戏剧、芭蕾、儿童绘本、游戏、网络虚拟体验、超文本小说等跨媒介传播方式,体现了《弗兰肯斯坦》强大的后续生命力。文章借助博尔特和格鲁辛的“再媒介化”概念,聚焦《弗兰肯斯坦》在数字媒介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弗兰肯斯坦》的宾夕法尼亚电子版和数字集注版、雪莱戈德温档案、弗兰肯网络虚拟体验、超文本小说《拼缀姑娘》等,认为数字媒介对《弗兰肯斯坦》的再媒介化延续了它的后续生命,使其世界文学的经典地位越发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