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相对实体店购物来说是一种变革和创新,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高质量的服务使人们的购物行为更加方便、快捷。
但尽管网购给人们带来新的购物体验和生活上的便利,这也是一种商家逐利,并让购买者乐此不疲的事,但以下几类现象让买方与卖方都变得不那么愉快。
微博上曾经有个段子:“你一年要网购掉多少钱?”按不同额度划分,500以下为勤俭持家型;500~5000为普通青年型;5000~10000为铺张浪费型;10000~30000为“剁手型”;30000~50000应该被“拉出去枪毙型”;50000以上被称“枪毙10分钟都不为过型”。
网友一边叹息自己不知不觉就到了“剁手党”,一边自我调侃:“开了支付宝,生活真潦倒。”“再买就剁手!谁也别拦我!”“剁完手发现自己是千手观音啊有没有!”
虽然网购成瘾的“深度患者”不多,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多多少少有点网购瘾的表现,在工作之余不时浏览一下购物网站,看看是否有打折的信息,利用空闲时间购买一些近期未必用得上的东西。可甚者每天网购的时间超过6个小时,陷入了“网购无底洞+信用卡还债”的恶性循环。
中国互联网中心互联网发展研究部的分析师陈晶晶认为,是否真正成瘾取决一个人的网购动机、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与网络成瘾不同,网购成瘾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与网络游戏成瘾不同,娱乐需求随时随地都有,网购需求则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
据专家分析,“网购瘾”有轻度和重度之分,如果网友能够自我反省,并采取自我克制的措施减少上网购物,则只是有轻度的瘾症;如果网友上网购物的欲望不能克制,并不顾经济能力,采取借贷的方式上网购物,说明网友已有重度瘾症。
职业差评师是由淘宝网催生的新兴职业。淘宝上有很多恶意买家做起职业差评师,专门以给网店差评为手段索要网店钱财,甚至还出现多人合作的“团伙作案”,给淘宝卖家造成巨大伤害。
由于淘宝网络交易平台以信用评价体系为基础,买家可对商家每一笔交易进行评价,商家若获得好评,网店诚信度提高,光顾的人群也会随之增多;而每获得1次差评,网店则会被淘宝网扣除1分,差评越多,网店信誉度越低,有的甚至会濒临倒闭。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网店都对自身的信誉度高度重视。
“网络碰瓷”职业差评师看准了卖家重视网店信誉的心理,通常采用的手法就是“给个差评,要想我改,先掏钱来”。
从2012年6月,淘宝网圈定首批300多人的恶意差评师名单至今,共处罚恶意买家账号6.5万个,拦截关闭10多万笔恶意订单。
7月3日,全国首例“恶意差评师”案宣判,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对杨桂林等 12名“淘宝差评师”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十个月到两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河南省荣阳市人民检察院王莉在《职业差评师敲诈勒索案件的司法认定》的研究中认为:敲诈勒索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
威胁的方法没有限制,既可能是明示的,也可能是暗示的,还可以使用语言文字。刑诉法修改后,电子数据经查证属实,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如果受害人保留有QQ、旺旺等聊天记录以及电话录音等,可以作为刑事诉讼证据提交。
淘宝卖家魏晋波最近在微博上发了一篇长文,揭示了隐藏在淘宝的另一灰色职业“骗保师”。
骗保师,就是指利用淘宝“七天无理由退货”等相关规则,骗取“运费险”差价的人群。
比如,买家在某个接受“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淘宝店购买1件商品,花0.5元购买运费险,如果退货的线元运费。但是买家收到货后使用某低价快递退货,只产生了6元运费,这一笔赚到的差价总共是:保险公司赔付的10元-0.5元保费-6元快递费=3.5元。
不要小看这3.5元,如果买家一天操作了40个这样的退货订单的线元的赔偿款。
骗保师常常针对9.9元特价包邮卖家展开攻击,货到后原封不动直接退回,卖家往往因为商品已退回而无可奈何选择退款,但一笔交易就会损失相应运费,货物在运输途中也可能受损。在骗保师的骗保行为中,利益最受损害的是保险公司。
据悉,华泰财险今年7月中旬新推出了一套针对买家行为的风险评估系统,针对每一笔交易进行事前风险审核,防止骗保行为发生。如果买家有不良记录,或者被卖家投诉ID,系统会根据买家的出险次数、退货率进行分析,如果是高危客户,将不予以承保。即便其退运险是卖家赠送的,系统也会自动屏蔽,显示未成功承保,同时不会扣除卖家的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