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一时的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已经进入证监会的行政处罚程序。按照证监会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该案还将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发行人的刑事责任。平安证券作为万福生科的保荐机构被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北京一家券商的资深保代表示,一旦被暂停保荐资格,平安证券目前所有的在审项目都将受到影响,甚至要被迫换新的保荐人。
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平安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旗下的重要成员,前身为1991年8月创立的平安保险证券 业务部。2006年,经中国证券业协会评审,成为证券行业创新试点类券商,2008年成立全资子公司平安财智进行直接投资业务,2009年在香港设立子公司平安证券(香港)。
公司拥有齐全的证券业务牌照,经营范围涵盖: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
5月10日,记者从证监会内部获悉,今日下午将公布万福生科案的调查结果,平安证券将被暂停三个月保荐资格,罚款金额为7575万元;保荐代表吴文浩、何涛除了罚款30万元外,还将取消保荐资格,禁止终身进入市场。
之前有传言称,由于在万福生科等一系列涉及造假上市中扮演极不光彩角色,这家自创业板开板以来IPO保荐业务突飞猛进、上演“弯道超车”的券商将被暂停保荐资格3个月左右。北京一家券商的资深保代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旦被暂停保荐资格,平安证券目前所有的在审项目都将受到影响,甚至要被迫换新的保荐人。
“现在证监会的正式处理结果还没出来。证监会在调查万福生科这事时,前平安团队相关人员也参与协助调查。证监会还找过薛总(薛荣年)和曾总(曾年生)问话。”北京一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平安证券某高管亦证实此事,“ 薛、曾是当时万福生科保荐机构的投行负责人,证监会找过薛、曾这是事实。至于证监会是以调查,询问还是质询的方式进行,不得而知。”
2011年3月,平安证券保荐的群兴玩具被曝出产品多次检验不合格,但招股书对此只字不提。
2011年中期,平安证券保荐的贝因美因高新技术企业资质造假而被处以罚款。
2011年11月24日,平安证券存在保荐胜景山河IPO项目中,尽职调查工作不完善,不彻底,对胜景山河经销商、关联方等事项核查不充分。平安证券出示警示函。
2012年5月,证监会立案调查巴安水务招股书涉嫌隐瞒重要信息,平安证券就是其保荐人。
在最初虚假的2012年中报中,万福生科“在建工程”账面价值合计17997.5万元,但实际上,这一金额应为9961.5万元,虚增了8036万元。
万福生科提到公司隐瞒了其“募投项目——循环经济型稻米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上半年因技改停产”,其中普米生产线天。
在证监会的通报中,万福生科动用了300余个个人账户进行造假。根据万福生科2012年年中报修正公告显示,这300余账户极有可能主要被用在了供应商环节。
虚假的2012年中报披露“麦芽糊精”实现收入1123.9万元,但实际上这部分收入为0;此外,公司也曾虚假披露实现“谷壳”收入逾12万元,但实际上为0。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平安证券2009年以来保荐上市的99家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做了一个统计发现,上市当年业绩变脸的有30家,占比30.3%。上市后业绩年年下滑的企业多达11家。
保荐的项目多,不代表保荐的质量高。《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平安证券保荐的项目屡屡出现和“造假上市”沾边的丑闻。
除了万福生科,最有名的IPO造假上市事件当属2010年底的胜景山河。当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历时半月调查出胜景山河涉嫌虚增营业收入等造假上市情况,最终,胜景山河在挂牌上市前夜被临时取消。证监会随后的调查证明,胜景山河确实存在严重问题,遂否决其上市。
在IPO的益链上,券商通过“直投+保荐”模式,一方面以保荐人的身份对发行人的股票进行保荐,一方面又通过直投成为发行人股东。券商直投业务平均有着5倍以上的暴利,最短投资回报周期仅为5个月。投资回报之高,而少数券商通过与发行人的内外勾结,通过包装上市、弄虚作假的方式来让发行人满足上市条件,沦为IPO灰色利益链上的帮凶。
曹中铭:平安证券成IPO毒药 如何处罚是试金石保荐工作出现问题,保代往往成为“替罪羊”,而利益最大获取者保荐机构一般都安然无事,这无疑是不公平的,这也是监管部门处罚券商投鼠忌器的表现。既然证监会将严重违规行为挂在嘴边,那么就应该付诸实施,而如何处罚平安证券,将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详情]
证监会对违法保荐机构仅进行过一次“3个月不受理保荐机构的推荐”的处罚。多年来,证监会对保荐机构处以最多的是“出具警示函”,包括平安证券、国信证券、光大证券、中信证券、太平洋证券、国泰君安证券、爱建证券、广发证券在内的证券机构都接受过此类“黄牌警告”。
可是,只有“黄牌警告”却无“红牌罚”,甚至连几张黄牌可判红牌的规定都没有,难怪乎有些保荐机构与保荐代表人将整个资本市场与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抛到脑后。[详情]
激进的投行模式,也让平安证券付出了巨大代价,并随后进行伤筋动骨的改革。三分之二投行人员离职,储备客户大范围流失。据平安证券统计,加上主动放弃的项目,其流失和清理的客户多达150多家,付出了十亿计的巨大代价。
乘着IPO大扩容的东风,2009年中期以来,平安证券在IPO领域进行了式的扩张。在最高峰时,平安证券保荐团队的人数一度达到350人,保荐代表人达到85人。每年的申报和发行家数从几家激增至2010的51家、2011年的42家,连续两年居行业第一,同时人均产能指标也攀升到行业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