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169028800

日本纤维全球领先将重塑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该如何应对?

标签: 运营基础知识 2023-07-27 

  近日,东丽工业公司(日本东京)宣布计划提高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和韩国龟尾两个工厂的常规碳纤维(小丝束碳纤维)产能。2025年起,东丽集团常规碳纤维的年产能将增加20%以上,达到3.5万吨。根据东丽最新计划,到2025年总年产能将达到7万吨。东丽表示,增加产能是为了应对美国和韩国不断发展的市场形势——对压力容器需求的高速增长。

  众所周知,全球市场上除了科技竞争比较激烈之外,资源竞争也较为激烈。说到资源竞争,我们老生常谈的就是石油资源,但除了石油资源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黑色黄金的资源,也成为各国争抢的对象。所谓黑色黄金就是碳纤维,目前国际上的主要碳纤维生产国就是美国和日本。但如今美国碳纤维市场受阻,日本碳纤维市场崛起。那么在碳纤维市场上两国夹击的情况下,我国的碳纤维行业下一步又该怎么走?

  日本碳纤维六十余年发展,从技术产业化到全球领先。复盘历史,技术发明与国际交流、企业、政府等多方面均发挥了作用。大阪工业技术试验所進藤昭男在1959年发明PAN基碳纤维、群马大学大谷杉郎博士在1963年制造出沥青基碳纤维,提升日本碳纤维技术实力。相关公司由此陆续推进碳纤维商业化,1971年实现高性能PAN基碳纤维投产,最早在体育用品领域获得较快商业化,此后抓住时代契机切入航空航天领域,不断做大做强,逐渐扩张至汽车、风电叶片、储氢瓶等多领域,涌现出全球龙头。

  1)技术:碳纤维具备较高技术壁垒,日本碳纤维产业重视人才与研发,并注重市场导向,依托专利等方式推进产业化。

  2)产业:日本腈纶等化纤工业基础有利于碳纤维产业发展,而政府主导的产官学合作体制、覆盖全产业链的产业联盟进一步提升竞争实力。

  3)应用:日本碳纤维最初在体育休闲、航空航天领域实现商业化,逐渐向汽车、风电等应用领域扩大应用,注重与下游企业深入合作,未来风电、储氢瓶、碳碳热场等新兴领域或成新增长引擎。

  4)公司:日本碳纤维企业通过规模化、提质增效与差异化发展凸显竞争优势,同时布局全球市场,扩产与并购等内生外延方式并举。

  东丽集团碳纤维业务是其重要业务,2013年全资收购卓尔泰克后在大小丝束市场的规模、技术等方面均处全球前列。

  根据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2020年东丽小丝束市占率达26%位列全球首位。在大丝束领域,2020年Zoltek以58%份额位列第一。

  东丽株式会社在NEDO项目的支援下,在世界上首次开发了即使是植物来源的原料,也能像石油系合成纤维一样通过加热进行“熔融纺丝”的方法。将加热后分解的纤维素的性质,推翻以往的常识使其变质,形成热塑性,生产出具有各种功能的新的半合成纤维。

  帝人集团于1999年收购东邦进军碳纤维市场,目前下游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未来规划碳纤维业务把握在航空航天和风电、压力容器等新兴领域的需求,碳纤维复材以北美为核心开展全球化。

  三菱化学在经历多轮并购整合后碳纤维产业链完整、兼具PAN基与沥青基,未来碳纤维业务重心朝向市场化、全球化、可持续。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2022年5月18日发布《面向2030年纤维产业展望》和《纤维技术路线图》。为应对新冠疫情、地缘政治、技术与人才外流等风险,日本提出加强供应链弹性,建立多元化、实则去中国化的产业政策。纤维产业作为日本传统优势产业其规划已有15年之久未更新,已经难以满足当前全球趋势和日本的国策。因此日本迫切需要重塑本国产业链活力与维持材料技术创新能力,谋求国内与海外发展的相互平衡,保住日本纤维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

  由经产省牵头,组织产业协会、企业代表、大学和研究机构等行业代表共同研讨和指明日本纤维产业今后的发展路线。促进产业链回迁国内、进一步去中国化,这不仅与日本当前经济安保政策一致,还能预防中国带来的地缘政治风险阻碍日本优势产业的发展。明确未来发展路线、对中国和欧美分别进行区分定位,既可以拉高与中国的技术差距,也便于赶超欧美技术水平;同时还有利于本国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革升级,开拓海内外市场创造盈收,以解决劳动力不足、待遇低等产业问题。

  日本持续关注国内外纤维产业发展动向及各国特点。中国特点是依然处于大规模研发阶段,欧美市场则是既具有技术优势、产学基础强大的特点;共同点是都具有大规模的潜在市场需求。日本则需要一方面保持和强化本国技术和材料基础竞争力,另一方面要迎合未来趋势开拓和扩大海外市场规模。

  日本在产地选择上将部分企业回迁、部分产地多元化发展,最终实现彻底去中国化。中国从日本进口原材料、经加工后再出口到日本和欧美市场,特别是中国在产量和成本上的巨大优势挤压了日本的纤维产业市场份额。但随着中美竞争关系的影响,中日关系日益紧张,日本今后将把生产投资转移到东南亚地区,除首选越南外还有泰国、缅甸等地,从而保证产地多元化、提高产业链弹性。

  考虑到中国大力投入纤维产业研发,日本将提出具体发展规划与华竞争。一是智能纺织产业化技术线路图。该领域中国的专利申请激增,相比之下日本还不足中国的四分之一。为此日本要重视导电纤维、纺织传感器、导电线连接和安装技术、安全性技术,同时布局和认证导电系统的电气特性评价方法、导电布耐久性评价方法等相关技术标准。二是无水染色加工技术,特别是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技术,日本将要制定发展路线力求率先实现大型机器的设计与制造。此外,日本还要继续扩大纤维在汽车、5G/6G、基础设施、健康与卫生医疗行业的应用。

  面对全球化低碳大势,欧洲一直引领碳中和发展之路,3月欧盟提出纤维产业的循环经济战略,日本则也在加紧设计和布局纤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力争追随欧洲脚步、向欧洲看齐。

  日本将从营造社会环境到指导技术路线全力支持纤维产业可持续发展。经产省将参与策划和制定资源循环手册,从附属产品、节能、产品寿命、消费等各环节提供配套支持;技术路线上将制定“纤维to纤维回收技术”发展线路图,开发纤维产品的分离与辨别技术、前处理技术、纤维化技术等。

  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满足欧洲市场对环境安全、劳动、企业治理等准入条件,同时日本今后也将在建立国际标准方面努力认证,以打开国际市场。日本将加紧认证节奏,欲与欧美共同展开技术标准竞争。一是日本作为ISO/TC38纤维领域议长国继续加强与各国合作;二是在ISO、国际电工组织(IEC)等进行认证布局,例如高功能纤维产品要在欧洲之前率先提出标准;三是通过日本工业标准(JIS)加强和丰富诸如SEK标志的自主认证制度,抢先在欧美之前促成,有利于发挥其全球领导力。

  为促进本国纤维产业发展,除供应链产地需要多元化发展外,日本还需深化本国纤维技术与材料的基础竞争力,同时不断向海外市场布局,争取扩大市场份额。

  为保有本国基础竞争力,日本深刻对比欧洲产学实力,特设计深化研究机构与产业聚集地区的联系,旨在技术发展适应市场需求。一是联合研究机构与地方产业组织的力量:包括产综研、理化学研究所,信州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福井大学等纤维专长大学,以及福井县工业技术中心、石川县工业试验场、爱知产业科学技术综合中心、东京都立产业技术研究中心等地方组织。二是打造“纤维产业峰会”,促进产地间交流,强化地方公共团体的支援。三是建设国内产学合作开放平台。深入对比欧洲未来纺织服装技术平台(Textile ETP)与新型纺织研究中心(CETI)、德国纺织技术研究所(ITA)等开放平台,提出日本的分析平台应至少具备项目协调、合作管理战略与运营、标准与评价技术工作、试验·试产·评价等设备利用、基础技术数据与知识产权利用等功能。

  面向广阔的海外市场,日本一方面将构建政府牵头、社会团体协助、与海外共享信息的对外市场机制。由经产省牵头组织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日本纤维产业联盟、日本时装周推进机构(JFW)、海外需求开拓支援机构、中小企业基盘整备机构共同推进建设与协助沟通。另一方面将利用“新出口大国联合会”框架,在亚洲圈举办贸易博览会创造贸易往来以及其他商机。此外还将借助国内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通过跨境电商扩大中小企业海外市场份额以及品牌影响力。

  一是中国应借国家或地方级政府投资的创新中心平台,整合大中小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资源,专注踏实做好产业技术发展与自主创新能力,真正办实事、用实力说话。

  二是中国还应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标志性产品,以此促进纤维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形成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是迎合脱碳大势提升我国中高端产品占比,使纤维材料的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达到国际领先,带动整个纺织产业总体进入价值链中高端,增强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