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遥感技术团队推动输电通道卫星遥感巡检规模化应用,创建电力“遥感+气象”融合应用新模式,贯通数据传输通道和业务系统连接通道,提升了输电通道防风险水平。
7月17日,针对安徽和江苏20余条500千伏及以上线千米重要输电通道,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力遥感技术研发与应用团队(下文称“电力遥感团队”)支撑国网江苏、安徽电力,完成了本年度第10期输电通道隐患排查与风险评估工作。风险评估报告显示,未来24小时输电通道2千米范围内800余处易飘浮物为低风险等级,输电通道异物整体风险较小,无隐患告警。
3月以来,电力遥感团队针对安徽、江苏的重要输电通道,推动卫星遥感巡检规模化、常态化应用,已发现3600余处施工作业、易飘浮物和线下烧荒等隐患,将隐患识别准确率提升至85%以上,风险预测能力较人工巡检明显提高。“从业务效果上看,与试点应用情况相比,今年的通道遥感巡检频率更高,主动预防能力更强,与一线班组结合更紧,与生产运维融合更深。”电力遥感团队负责人杨知说。
对于电力行业而言,气象数据属于外部数据,数据量大、格式多样、获取成本较高,把此类数据从相关数据管理部门接入需要经过多种网络环境,数据链路长,造成电网企业遥感数据、气象数据获取稳定性不足、延时较高。
针对上述数据获取现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数字化部按照“两统筹、两统一”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公司外部气象环境数据统筹纳管与共享运营工作,着重解决共性气象环境数据标准化、安全合规接入与共享问题。此项工作由中国电科院提供技术支撑。1月,中国电科院在公司外部气象环境数据共享的框架下,实现从总部数据中台获取输电通道巡检与风险评估需要的共性气象数据,结合定制化遥感数据,为重要输电通道巡检与风险评估提供了数据保障。
3月,中国电科院利用专用光纤和总部数据中台,针对输电通道巡检与风险评估所需的多源遥感、气象数据,解决了数据无损压缩和数据传输故障快速定位等系列技术问题,完成了标准化数据接口开发,建立了一条中国电科院至省级电力公司的低时延、高可靠数据传输链路。
可靠的数据传输链路推动遥感、气象数据延时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左右,数据传输稳定性从约90%提升至98.32%,为业务应用提供了稳定的数据保障。依托公司统一接入的外部气象环境数据,与往年相比,输电通道卫星遥感巡检每千米应用的月度成本降低了27%。
基于可靠稳定的内外部数据传输链路,电力遥感团队创建了电力“遥感+气象”融合应用新模式,提升输电通道巡检与风险评估的精细化、实时性水平。
以易飘浮物监测预警为例,近年来塑料薄膜等易飘浮物引发的输电线路故障时有发生,部分易飘浮物可从距离线米以外的地方被风吹起落在线路上。但常规的技术手段很难主动预防易飘浮物造成的外力破坏风险。电力遥感团队利用卫星遥感“看得清”的优势,开发输电线路易飘浮物精细化智能识别模型,得到按周更新的易飘浮物分米级辨识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每日气象预报和小时级地面气象监测结果,电力遥感团队开发易飘浮物气象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小时级的高频次监测预测和在线告警。
“这种模式可以让运维管理人员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通道现场情况。同时,易飘浮物气象风险评估模型可以模拟易飘浮物落点,对每一处易飘浮物进行精准的活动轨迹仿真,在线预测风险,无须一线班组开展大范围排查,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解决了易飘浮物主动预防和精准防治的难点问题,对实际生产运维帮助更加明显。”电力遥感团队技术骨干张思航介绍。
除了对易飘浮物进行风险评估,电力遥感团队还针对山火、强对流天气带来的线路覆冰舞动等多种隐患构建了差异化的电力“遥感+气象”模型,推动输电通道隐患监测方式从事中监测向事前精细化预测转变。
4月,为了将电力“遥感+气象”融合应用新模式转化成支撑一线生产业务的实际生产力,电力遥感团队构建了电力遥感综合服务系统。该系统嵌入了通道隐患遥感智能识别、融合气象数据的隐患风险自动评估和电网设备设施自动关联分析等核心模型,包含10余个功能模块,可监测分析树障、易飘浮物、施工作业、山火、地质灾害、覆冰舞动等输电通道隐患情况,按照需求提供模块化服务。电力遥感团队打通了内网环境下该系统与省级、地市公司级业务管控系统、平台的连接通道,为重要输电通道隐患管理提供常态化技术支撑。
5月20日,国网安徽电力输电全景管控平台上的卫星遥感巡检模块山火监测预警子模块上线试运行。该子模块接入电力遥感综合服务系统,能够对重要输电通道进行区段级山火风险预测日更新、火点在线告警滚动实时更新和山火灾后评估按需更新。一旦发生山火,该模块还可以将起火点监测预警信息快速分发至一线班组人员的移动端应用,便于起火点附近的一线班组人员及时处置。此次子模块上线将电力“遥感+气象”融合应用新模式从试点应用拓展到实际生产一线工作中,实现了电力“遥感+气象”融合应用新模式的规模化应用,可以为供电企业日常运维管理输电通道提供持续性、稳定性支撑。
按照工作计划,电力遥感团队正开展电力遥感综合服务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升级,进一步拓展系统应用范围。“未来,我们还要优化系统运营模式,向各单位提供成熟功能模块的本地化部署实施服务,让各单位能够在本地业务系统、平台进行自主运算和自主分析,构建更符合输电线路运维保障需求的电力遥感应用体系。”中国电科院输电线路监测评估实验室主任刘彬介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7月13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科技创新合作备忘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重要部署和加强科技创新的工作要求,共同建立协同、高效、开放的创新体系和多领域科研合作关系。按照协议,双方将立足北京电网特点和绿色转型需求,发挥各自资源和技术优势,联
7月3日,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电科院新能源中心”)风力发电试验检测团队现场工程师谢健在试验风电场与同事开展风电机组高/低电压连续故障穿越试验研究。技术人员通过此项试验验证机组高/低电压故障穿越能力,在电网电压波动达到额定电压的130%时,分析风电机组输
中国电科院:为新能源发电提供高效精准仿真技术 构建电磁暂态云仿线日,针对新能源高出力的电网运行方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仿真中心电力系统全数字实时仿真装置(ADPSS)仿真团队开展了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分析试验。仿真团队开展了全网不同运行方式下的故障扫描,并根据扫描结果找到影响新能源电量消纳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新能源发电
中国电科院董事长(院长)闫华锋:推进安全生产数字化建设 服务电网健康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快速发展,系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以人力和台账为主的传统管控手段已不能适应现代化安全生产的需求。作为国家电网安全生产运行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积极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全面助力公司“数字化+安全生产
7月2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2022年度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牵头完成的“大型新能源基地风光储输广域协调优化运行与高效消纳技术及应用”“规模化新能源并网主动支撑与检测评估技术及其运行管理体系构建”“刘家峡水库减淤与水沙电联合调控技术”3个项目获得2022年度甘肃
内蒙古中心站完成特高压线日,内蒙古中心站完成了内蒙古京泰酸刺沟电厂二期1000千伏送出工程的投运前阶段性监督检查工作。内蒙古京泰酸刺沟电厂二期1000千伏送出工程是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工程,每年可向华北、华东地区输送电量66亿千瓦时,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提高煤炭就地转化率,切实增强华北、华东地区电力供
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上海庙二期”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配套电网工程获得核准
7月14日,由内蒙古电力集团承建的国家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上海庙二期”40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配套汇集工程获得核准批复。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拟新建500千伏汇集站2座,500千伏送出线千伏汇集线亿元。该项目是落实国家“提高存量跨省
7月13日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获悉,当前西北电网迎峰度夏进入保供关键期。西北电网全网发电电力达1.73亿千瓦,同比增长9.77%;直流外送电力达5297万千瓦,同比增长18.69%。西北电网7条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全部实现最大功率送电,全力支援区外用电。为应对今夏首轮负荷高峰考验,国网西北分部多措
国网福建电力:加强重要设备和输电线千伏三阳变电站设备区,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江鸿翔应用无人机检查变压器运行状态。“我们重点查看设备顶部是否出现渗油、异常发热、螺栓松动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并消除缺陷,确保高温天气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江鸿翔说。福建省内电源、负荷呈南北逆向分布,迎峰度夏期间福
甘肃永昌河清滩300兆瓦光伏项目输电通道全线时,随着最后一道调度指令复诵完毕,永昌河清滩330千伏正立升压站完成72小时试运行后正式归调,顺利并网投运,成为金昌“十四五”时期第一批风光项目中第一个并网的升压站,标志着永昌河清滩300兆瓦光伏项目输电通道全线月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安装2台360兆伏安主变压
7月3日,东北经鲁固、高岭直流送山东7月中旬交易完成出清,成交电量10.7亿千瓦时。此笔交易完成后,7月中旬鲁固、高岭直流晚高峰电力分别达到700万千瓦、300万千瓦,实现东北送华北输电通道满功率送电。6月下旬以来,华北地区持续出现高温天气,京津冀鲁等地区负荷不断攀升,最高达到2.08亿千瓦。国网
7月20日,具备“采检储运”一体化运营功能的综合性供应链服务智慧园区——国网天津电力供应链智慧园区建成运营。国网天津电力供应链智慧园区位于天津市东丽区,占地200余亩,紧邻滨海国际机场,距天津港30公里,驱车20分钟可到达天津市中心,1小时进入北京五环,2小时抵达雄安新区,水、陆、空立体交通
7月10日,在500千伏三阳变电站设备区,热浪滚滚,国网福建超高压公司运维人员江鸿翔正应用无人机,检查变压器运行状态。“我们重点查看设备是否出现渗油、异常发热等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确保高温天气下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江鸿翔说。7月以来,福建出现连续性高温天气,多地日最高气温达到4
国网吉林电力:部署输电线路气象预测预警系统 精准关联气象信息与电网设备
7月4~6日,吉林省出现今年入汛以来首场区域性大到暴雨,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1小时最大雨强达到50毫米左右,瞬时最大风力达到8~9级。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发布暴雨蓝色预警,统筹安排所属各单位做好防御准备,全力应对,确保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电力可靠供应。吉林电
6月23日晚,河南洛阳供电公司运维人员利用夜间用电负荷低谷期,消除当天测温中发现的0.4千伏南干线号杆线夹发热缺陷,确保高温天气下客户可靠用电。6月22日以来,河南多地最高气温突破37摄氏度,部分地区达到40摄氏度,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从强化设备状态管控、提供优质服务等方面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