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169028800

给初阶运营人的两个建议:从高处着想在细处下手

标签: 运营从哪里开始学 2023-07-30 

  近来,由于疫情的影响,个人的职业生涯遇到了首次挫折。因此,我花两天的时间,来回顾复盘了这两三年来我做运营的经历,发现自己走了不少弯路,由此也总结出两个不算新颖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一直以来,1~3年的运营的初阶运营,工作内容往往是“打杂”,做的是非常基础的工作,难以参与较大的项目进行历练,这是我们每个人职业生涯中必须要经过的阶段。

  但我们不能因此就 “随波逐流”,应该想尽一切办法,以更快的速度积累知识和经验,厚积薄发,以便在未来实现“弯道超车”。

  由于疫情的影响,最近我的职业生涯遇到了首次的挫折,我复盘了这次挫折给我带来的经验教训,总结出两个不算成熟的运营方法论,就是运营要做好“从高处着想”和“在细处下手”。

  想要在运营工作中高屋建瓴,必须先把思维中的上层建筑搭建好,有了理论,才好实践。

  此外,任何工作都会有个考核的指标,实际的执行需要根据大的指标方向去展开。

  所以,我所说的“高处着想”指的是能给予实际工作的指导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专业知识基础和工作的整体指标。

  如果“运营”能成为一门学科,那它考试的重点将是宇宙那么大,即使具体到某个行业、某个工种的运营(社区运营、社群运营、活动运营等),所要学习的知识也不少。

  所以,即使很多小伙伴想发奋图强,努力学习,以便搞好本职工作,却不知从何下手。下面给出3个努力的方向:

  这很好理解,指的是运营包含的“宇宙”那么大的知识范围,包括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大的基础学科,和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互联网营销、数据分析、增长黑客等具体知识。

  对行业的认知越深,对运营岗位职责和任务的理解就越深,在实际的工作就越游刃有余,作为初阶运营的我们,需要掌握的行业认知有以下方面内容:

  之前认识一些运营同行,入职新公司,没有仔细理解自己业务核心,靠着以往的经验进行迁移,在新的团队大干一场,得到的成效并不大。

  此前我踩过的一个坑,策划一个旅游门票预订APP的拉新活动,花了极大的成本拉来了不少新用户,但没有考虑门票预订平台的属性(低频、临时性的需求),新用户没有得到后续的承接,很快就流失掉了。

  所以,先充分了解业务的核心逻辑和特点,再展开运营工作,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业务认知,一般包括业务本身的特点,目标用户画像、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满足用户的需求,竞品的状况,产品的波动的周期等等。

  能够对你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的,除了基础知识和方法论,还有老板给你定的KPI。

  拿到业务指标后,可以将指标进行细化,结合运营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周期内的工作计划,在往后的实际工作中,按照原定计划一步步去执行。

  很多时候,计划的是不能如愿执行的,老板中间可能还要求做其他计划外的事情,因此,得根据现实情况,调整计划,紧靠着完成KPI的目标。

  运营是一项细活,实际的工作中有大量琐碎的事情要处理,假如没有规划,每天被各种小事情淹没,我们会渐渐迷失自己,甚至对运营丧失信仰。

  KPI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们应该如何走出迷惘,做专业的运营小能手呢?答案就是:

  一个大的运营成果,过程需要处理的细节数量是很大的。想要成为优秀的运营,就得具备很强的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最好能够很好地把握所有的细节。(很多时候,捉大放小对于运营不适用)

  精细化运营就是:当你遇到一个很大问题的时候,能把这个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细小的执行细节(分解得不能再分的那种),并且能够做到对所有的细节都拥有掌控力,再一件一件地完成它们,把这些细节能够执行到极致。

  细节执行到位了,无论最终的效果如何,对于你来说,收获都是大的,优秀运营的掌控力就是这么来的。

  我们在安排日常工作的时候,也可以用精细化的思维把我们每周、甚至每天的工作,都安排成一个SOP执行表,把自己工作从90%的未知状态,变成75%以上事情可掌控,培养自己对运营的掌控感。

  总之,精细化运营的关键点在于“精细”和“掌控感”,要求我们做事的时候要对问题无限拆解,善于“大事化小,小事做好”。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运营也可以利用 “杠杆”,利用它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做出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找出可以作为“杠杆点”的因素,再围绕“杠杆点”做努力,使杠杆效应最大化。

  举个例子,在一个每月一次的常规活动中,我发现某个月的订单量突然提升不小,经过对比分析数据发现,某个页面的UV转化率提升1%,可以带来订单量16%的增长。所以在后续的工作中,我集中大量精力提升该页面的UV转化率,果然带来了订单量的持续增长。

  所以,一个优秀的运营,一定要善于根据想要的成果去思考分析,有什么“杠杆点”可以借用,做事事半功倍,加班就少啦!

  我曾听某位老师说过,“现在很多人解决问题,依旧习惯性地调用过往的“经验”去思考,能够从方法论层次、甚至思维层次思考问题的人少之又少。”这句话给我不小的震动。受此启发,我定期将经历总结成经验,再把经验总结成自己的方法论。

  以上这些文字是对近一年来运营经验的总结,如果你读到了这里,十分感谢,也希望这些不成体系的文字,能给你带来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