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竞争有多惨烈相信稍微了解的人都懂,而为了打造差异化,几乎每家手机厂商都有其“绝招”。比如三星Galaxy S系列一直都是移动影像领域的佼佼者,并通过不断创新来推动行业发展。
在今年二月,三星发布了全新S23系列旗舰手机,包括Galaxy S23、Galaxy S23+和Galaxy S23 Ultra三款机型。这次科技视讯拿到了其中的“超大杯”三星Galaxy S23 Ultra,其在发布的时候就被人誉为新一代安卓机皇,那么这台机皇到底有多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新机皇第一个要拿出来的就是影像功能,前面我们也说了三星Galaxy S系列在移动影像中的王者地位,而这次超大杯三星Galaxy S23 Ultra带来了2亿像素主摄,采用了三星最新的ISOCELL HP2传感器,最高2亿像素,尺寸为1/1.3英寸,支持200MP高分辨照片拍摄以及8K 30fps视频录制。
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2亿像素传感器搭载升级自适应像素技术,可将16个像素合并为一个大像素,进一步提高采光效果,增强夜拍照片亮度。
以上这张照片是在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2亿像素模式下拍摄,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2亿像素照片的清晰度非常厉害,在100%原图截图下各种细节都一览无余。
当然,2亿像素照片的体积也会比较大,比如上面这张样张就达到21.6MB。不过其实也不必要太过担心,三星Galaxy S23 Ultra默认以16合1像素输出1200万像素照片,也可以选择5000万像素模式,可以根据拍摄需求选择不同的像素,不至于对存储空间造成太大压力。
2亿像素还有个优势是经过裁切也能获得足够分辨率尺寸的照片,为二次构图提供便利。比如有些画面看起来整体比较杂乱,但通过裁切后就可以突出主题,而2亿像素可以随心所欲地裁切,不用担心经过裁切构图的照片不够清晰的问题。
在色彩方面,三星Galaxy S23 Ultra依然保持了高饱和度的风格,从样张来看色彩鲜艳浓郁,十分讨好人眼的观看需求。在天气状况好的情况下,那真的是随手出大片。
接着我们来看看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长焦表现,其搭载了双光学防抖长焦镜头,分别是3倍人像长焦镜头和10倍潜望式长焦镜头,均采用了1000万像素索尼IMX754传感器。
3倍长焦镜头在35mm等效焦距下接近70mm,这就意味着更适合用来拍摄人像或是静物特写等画面。而10倍长焦镜头在35mm等效焦距下达到230mm,则适合拍摄远景风光照等。因为是光学变焦,所以我们看到在大变焦的情况下,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长焦样张画面清晰且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压缩感,主题突出。
在夜景拍摄场景中,三星Galaxy S23 Ultra表现依然让人满意。其保持了在夜间对于复杂光线良好的控制力,通过进一步压低曝光时间和感光度来保证画面的纯净度,所以我们看到该机的夜景样张画面通透明亮,几乎看不到什么噪点。即便是在复杂的灯光环境下,整体画面的曝光度也能控制得很自然,尤其是高光部分,得到了很好压制,没有出现过曝的情况。
另外1200万像素的超广角镜头能为我们带来更为宽广的画面,对于想要拍摄大场景或风光照片来说该镜头更为适合。
而人像自拍更是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拿手好戏。1200万像素的前置镜头让我们随手就能拍出满足各类场景需要的高质感自拍照片。从人像样张可以看出,曝光准确,肤质透亮,几乎不用再美颜就能获得一张令人满意的自拍照。
要说到外观精致的手机那必然少不了三星的名字,而三星Galaxy S23 Ultra依然让人惊艳。显眼的窄边框大屏和棱角分明的直角线条、以及内置的S Pen完美传承了上一代的经典外观风格。
三星Galaxy S23 Ultra背部采用双曲面设计,表面采用雾面玻璃材质,手感温润,也有效防止指纹产生。当然,作为新一代机皇还是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的,机身线条更为鲜明硬朗,整体看起来也更接近方正的矩形。另外增大了中框与手指的可接触面积,减少了曲面部分,减少误触、滑手等影响,握持感更加舒适。
这次三星Galaxy S23 Ultra共带来悠野绿、悠柔白、悠雾紫、悠远黑四种颜色。低饱和度的色调让人在视觉上有种回归自然、本真的初心感,更显精致内敛。同时,在三星商城里还提供了鲜柠绿、湖屿蓝、远山灰和蔷薇红,以满足用户对不同颜色的需求。
作为全球最大的屏幕供应商,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屏幕素质自然是顶格配置。其正面是6.8英寸的居中挖孔全面屏,采用先进的Dynamic AMOLED 2X材质,色彩过度平滑,并能有效抑制炫光。
屏幕分辨率为3088*1440像素,支持1-120Hz可变高刷,501ppi,峰值亮度为1750尼特。同时搭配Vision booster技术,可以根据亮度水平改变显示屏的对比度和颜色,即便在太阳光下,屏幕也有非常好的显示效果。此外,三星Galaxy S23 Ultra还使用了更为坚固耐用的Corning Gorilla Glass Victus 2玻璃,其抗跌能力更强,可以承受1m高坠落混凝土地面,或2m高坠达到沥青地面。
此外由于这块屏幕其较低的屏幕曲率使得正面看起来更宽阔,书写的面积也更大了。配合三星Galaxy S23 Ultra自带的手写笔S Pen,可以满足用户随时随地进行会议记录、灵感想法以及各种创作需求。同时我们还可以用S Pen进行遥控拍照、PPT遥控器等,不得不说,S Pen并不只是一支手写笔,更是三星Galaxy S23 Ultra区别于其他超大杯的核心所在。
既然是超大杯,在性能方面三星Galaxy S23 Ultra也是直接被拉到顶配。核心配置上,其采用了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for Galaxy),与标准版相比,其超大核主频从3.19GHz升级到了3.36GHz,GPU主频从680MHz提高到了719MHz,存储则采用了时下最顶级的LPDDR5X内存+UFS 4.0闪存,形成铁三角组合。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它的跑分情况吧。
三星Galaxy S23 Ultra在安兔兔上跑出了1266884的高分,在鲁大师上则跑出了1386160分。毫无疑问安卓阵营的高配水准,相信这样的性能表现能满足多样化应用的需求。
在内存读写性能方面,三星Galaxy S23 Ultra在安兔兔测试的结果是,其连续读取速度为3362.3MB/s,连续写入速度为3025.8MB/s,随机读写速度也可达到462.5MB/s的读取速度和352.1MB/s的写入速度。AndroBench中可达到连续读取速度为3442.12MB/s,连续写入速度为1511.07MB/s,以及随机读写速度中读取速度达到了451.02MB/s、写入速度为167.99MB/s的成绩。
三星Galaxy S23 Ultra的跑分情况令人相当满意,那么实际游戏体验中的情况又如何呢?
我们为其下载了《王者荣耀》测试三星Galaxy S23 Ultra游戏体验的手游,进入游戏第一步就先将画质、帧率调至最高档,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英雄操作起来非常流畅,遇到双方激烈的打斗场面时,画面并没有出现卡顿或是特效拉爆的情况,画面帧率也一直维持在120fps左右。另外在温度控制上,经过一局的斗争,温度从30℃升至34℃,机身背后几乎没有发热的迹象,整体运行感觉良好。
在续航方面,三星Galaxy S23 Ultra采用了增强型5000mAh大容量电池,并且支持45W有线快充及无线快充。此外,三星Galaxy S23 Ultra还支持反向无线充电,在电池足够的情况下还能为其他小伙伴救救急,当一回充电宝。
另外我们模拟了日常使用的状态,约重度使用该手机6小时左右,包含了2小时大型游戏、1小时4K影片循环播放、1小时视频+照相拍摄、30分钟社交媒体、30分钟购物网站浏览以及1小时通讯软件文字聊天等场景,最后剩余电量在35%左右,足够我们高强度一天的使用。
好的系统可以让我们使用手机时更为得心应手。这次三星Galaxy S23 Ultra搭载了最新的One UI 5.1系统,配合上顶级的硬件使其从内到外散发出“好看又好用”的气息。
One UI 5.1系统这次在相机界面方面做了优化,使得我们在调整自拍时会更方便。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下载ExpertRAW软件获得具有专业的拍摄功能,提升拍摄技术。
此外,One UI 5.1系统还加强了搜索功能,能以脸部或物体来搜寻照片内容,即便是屏幕截图也能以地点位置来做分类。
在与外部设备的联动性方面,这次在One UI 5.1系统又做了进一步的提升,可以通过连接来分享相册、笔记和日历行程。此外,通过三星多屏联动软件,我们可以在手机和PC端快速共享文件、提供屏幕镜像、通话、共享音乐、拍照等多种协同互联玩法。
为了进一步解放DeX生产力,这次在One UI 5.1系统中支持用拖曳的方式来调整两款应用的分屏视图。在其模式下我们可以调整窗口大小,或者点击窗口的角落,让系统自动把窗口调整成屏幕四分之一的大小。
另外如增加了新的电池小工具、天气小工具组件等都是此次新系统优化调整之处,让我们操作起来更加轻松方便。
随着近几年手机技术创新进入瓶颈期,用户换机需求也不如从前那么频繁,想要重新点燃消费者购买欲那必然要找到用户真实的需求点。这次三星Galaxy S23 Ultra看似变化不大,但使用下来会发现几乎在消费者关注的每一项功能上都有不小的改变。
如2亿像素镜头和传感器带来更细腻逼真的画面、高频版本的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则提升了系统流畅性,并在功耗和发热上有了较大改善以及顶级曲面屏幕带来绝佳的视觉享受,这些细节之处的打磨就足以让三星Galaxy S23 Ultra无愧于“新一代安卓机皇”的美誉。如果你想要获得一台拍摄、游戏、视觉等全方面体验顶配的手机,那么三星Galaxy S23 Ultra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之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