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组组世界第一的数据,映照出一个古老东方大国在互联网和信息化浪潮中的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习总书记深刻指出:“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必须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网上正面宣传,维护网络安全,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作用,主动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思想之光领航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网信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治网之道,我国正在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迈进。
2014年,中国迎来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就在这一年的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后改为委员会)宣告成立,习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
如今,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显著加强,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设立中央网信办,加强统筹协调,与相关各部门共同推动网信事业发展;中央、省、市三级网信工作体系基本建立,县级网信机构建设扎实推进;制定实施《党委(党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全党动手、齐抓共管,把党管互联网落到实处;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基本建成,推动实现互联网由“管”到“治”的根本转变。
山雄有脊,房固因梁。随着党中央对网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显著加强,互联网各领域治理成效日益显著。
“大家好!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
“刷好评、刷销量、删差评可不是小事,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前段时间,一部以电子商务法为主要内容的普法动画走红网络,从一个侧面生动展现了我国网络法治建设的成就。
出台网络安全法、电子商务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网络安全审查办法》等部门规章,以及《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我国网络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四梁八柱”基本构建。
与此同时,网络执法持续加强,反垄断、个人信息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深入开展;网络司法不断深入,互联网法院创立,智慧法院、数字检察加快推进,依法惩治网络犯罪;网络普法全面推进,网络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不断加强。
“截至5月22日,重点平台累计清理违规信息141.09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92.76万余个,其中永久关闭账号6.66万余个,对外发布公告110余期。”
不久前,中央网信办公布了一组数据,介绍了今年以来“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治理网络乱象一直是网信系统重点工作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开展“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对“饭圈”乱象、色情低俗、血腥暴力、网络水军等突出问题出重拳、亮利剑。
除了“清朗”行动,网信系统还采取各类举措净化网络生态:集中清理负面有害信息、违法违规账号与移动应用程序,持续推进“净网”“剑网”“护苗”等一系列专项整治;坚决遏制算法滥用等网上违法违规行为和突出问题;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相结合,着力提升网络内容管理从业人员素质能力;成立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广大网民积极举报,网络谣言得到有效治理。
全国网信系统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用得好是真本事,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和主动权。各网络媒体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始终让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更加强劲、主旋律更加高昂。
“截至2022年12月,65.9%的网民表示过去半年在上网过程中未遭遇过网络安全问题,较2021年12月提升3.9个百分点。”
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络安全治理成效显著。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安全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推进、共同发展,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建立网络安全审查、云计算服务安全评估、数据安全管理、个人信息保护等一批重要制度;强化网络安全治理,对多家平台启动网络安全审查;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强化网络安全检查,及时摸清家底、发现隐患、修补漏洞;出台《国家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国家网络安全应急体系;设立“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实施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建设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积极探索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新机制新模式;连续9年在全国范围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大幅提升。
当前,信息技术日益成为重塑世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成为大国综合国力较量的制高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乘势而上、奋楫前行,在风云激荡的时代画卷上书写了信息化发展的精彩篇章。
信息化发展,首先要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抢占信息时代发展主动权、竞争主导权。
2022年11月,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上,以5G技术为基础的新应用,成为展厅里最“吸睛”的展品之一。
进入新时代,我国抓住时机加快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而5G技术,就是我国信息化核心技术突破的代表。目前,我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性能最先进的5G网络,5G创新应用不断涌现,涵盖交通、医疗、教育、文旅等诸多领域。
不仅仅是5G,近年来,我国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牛鼻子”,集中资源力量加大前沿技术攻关力度:软件和集成电路技术加快发展,国产操作系统应用深入推进;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领域实现原创性突破;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中上榜总数多年蝉联第一;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核心元器件等关键共性技术取得重要成果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除了核心技术的突破,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
盛夏酷暑,云贵高原却是难得的凉爽。在贵州贵安新区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调试监测。
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贵州)枢纽节点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移动贵阳数据中心不仅支撑了超过2000个贵州省内政府部门、国企上云项目,一批“东数西算”应用项目也从这里孵化出来。
算力基础设施的加速建设是我国大力推进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化发展和规模化部署的体现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网络基础设施、算力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等建设,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
伴随着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几十条分拣线“火力全开”传送货物,分拣装置不停地发出“嗡嗡”声,一个个包裹在“快速路”上飞驰而去在北京郊区某电商分拣中心,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这是中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产业不断壮大,数字经济规模连续数年位居世界第二。如今,移动支付、无现金生活在中国随处可见。
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8.45亿,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21亿,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达3.63亿,网约车用户规模达4.37亿数字化生活已经从科幻逐步成为现实。
重峦叠嶂,林海茫茫,波涛汹涌。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是独龙族的聚居地,这里曾长期被贫穷困扰。普惠性的信息化建设,让互联网之光也照到了独龙江乡。
架光缆、爬铁塔、装设备、测信号汹涌奔腾的独龙江畔,通信设备被一点点运进大山深处。2014年4月,4G基站建成开通。2019年,5G试验基站开通。
信息化建设,是个大问题,而让全体人民共享信息化发展的成果,是一个大难题。
习总书记指出:“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提升信息化服务的普及力度,促进互联网普惠包容发展,特别是接续推进网络扶贫和数字乡村建设,不断提升农业农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
四川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县,曾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山村里的琅琅书声,寄托着村民们的美好愿望。
凉山彝族自治州积极推进“学前学会普通话”项目,幼教点的孩子通过4K超高清电视在线学习普通话课程。同时,有关部门还专门开发了彝文智能翻译及交互式语音系统,持续推进“远程教育扶贫行动”。
不只是贫困地区,数字化日益赋能教育公共服务普惠化、均等化、优质化: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全部接入互联网;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亿人次;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慕课西部行计划”基本实现西部高校全覆盖。
重庆市渝北区大盛镇青龙村地处丘陵地区,没有耕作优势,一度成为“空心村”。信息化、数字化的浪潮让这里呈现出新气象。2021年,青龙村运用数字技术,开始实施柑橘基地智慧农业项目,闯出了一条丘陵山地数字农业发展新路子。
农村电商产业园、直播带货等一批新业态、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网络链接乡村与城市,激活乡村振兴的巨大潜能。2022年,全国农产品电商网络零售额突破5313.8亿元。
当前,我国已建立世界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面对庞大的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人群,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
江苏省社保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人脸识别自助认证与银发服务为辅的模式,基本实现“寓认证于无形”;
河南省设立统一经办服务平台,制定了一套全省通用的操作规程
各地积极推进社保数字化转型,不断提升社保治理效能。截至今年3月,全国电子社保卡领用人数超7.4亿人,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等掌上社保便民服务渠道持续完善。
患者在新疆,医生在杭州。2023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完成国内首例5G超远程机器人肝胆手术。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设置“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建设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专门章节;2021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将“提供普惠数字医疗”作为“十四五”时期信息化发展的重要任务
信息化医疗的普及,为14亿多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目前,国家远程医疗服务平台覆盖率地市级达100%。
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变,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发生深刻变化。如何发展互联网、用好互联网、治理互联网,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中国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深入参与搭建全球性、区域性多层次互联网治理平台,与世界各国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为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发挥积极作用。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积极搭建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江南水乡,碧绿的溪流缓缓穿过古朴的青石板街市。来自世界各国的政要、互联网精英齐聚浙江乌镇,共商全球网络空间的协作共赢。
2014年,中国创办了世界互联网大会,并将会址永久设在乌镇。这是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互联网大会,也是世界互联网领域盛况空前的一场高峰会议。
从《乌镇展望》到展示全球前沿领先科技成果的“互联网之光”博览会,再到全面反映中国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情况的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大会成果愈加丰硕。2020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发布《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进一步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如今,世界互联网大会已走过9个年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成为大会永久主题。
中国国际数字产品博览会、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领域国际交流活动在中国举办,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在网络空间广泛交流合作,与国际社会在网络空间共享创新成果。
中国互联网治理论坛、中英互联网圆桌会议、中德互联网经济对话、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中国搭建起一个个对话交流合作的国际平台,为全球网络空间的开放共享、互利共赢作出了重要贡献。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进入新时代,我国积极参与信息技术和安全领域的国际标准制定,为世界信息技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16年,第三十九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时隔17年再次承办该大会。
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国还积极与世界各国分享互联网信息化发展成果。
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数字化转型,到5G、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积极致力于推动缩小全球数字鸿沟,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与世界共享时代发展机遇。
习总书记指出,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增强数字政府效能,优化数字社会环境,构建数字合作格局,筑牢数字安全屏障,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网络强国建设扎实推进,互联网正在不断造福国家和人民,激荡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