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以智能化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来临,我国提出大力推进“新基建”这一国家战略,并积极推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教育部2018年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努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从1.0时代到2.0时代的跨越”。习总书记在给中国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贺信中指出,“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在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双重背景下,未来学校成为教育热点,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多样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在厘清未来学校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描述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的样态和着力点,并在坚守学校教育本质和规避技术决定论对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的影响下,试图回答2025年、2035年乃至2050年,未来学校的未来及其组织变革的顶层设计和点状突破口等问题。
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未来学校”的探索与实践变得愈加普遍,特别是希望通过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开展个性化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我国也如此,许多学校正逐步将智慧课堂(“平板电脑+局域网”)引入校园,探索运用“互联网+合作学习”模式,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体现对现代教育和建设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在建设未来学校的进程中,特别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倒逼学校组织结构和治理方式发生相应变化。研究未来学校组织变革首先要认识未来学校。未来学校不仅是时间轴的单一维度界定,而是在国家或区域层面追求理想教育的愿景下,理论和实践界一直存在的多维度和宽视角的学校样态认识和实践。所以,未来学校已来,不是还不存在的学校猜想; 或者基于学校组织变革的缓慢进程以及面临的内外部复杂困境,又似乎是渐行渐远。
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不断推进,未来学校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不断清晰和深入。教育部2012年3月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标志着我国开始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2018年至2019年间,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特别是中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进行“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来学校研究与实践,推出一批具有引领作用和推广价值的前沿教育创新成果,搭建面向0-18岁儿童发展的赋能平台。2021年教育部工作重点提出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得到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可以赋能、可以赋权,将带来教育革命性的变化,如以“三全两高一大”为目标,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完善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普及数字校园建设与应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022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工作重点提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改革”,并选定18个县市开展“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通过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注重需求牵引,深化融合应用,赋能提质增效,升级建设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进一步丰富数字化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拓展服务功能,推动各地各校常态化应用。2022年3月28日,教育部举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启动仪式。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上线,将进一步缩小“数字鸿沟”,有助于我们深刻思考新形势下“教育何为”的问题,有助于把数字资源的静态势能转化为教育改革的动能,有助于把制度优势和规模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新优势,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建设数字中国”以及“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等重点要求。所以,建设未来学校的目的是推动基础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用事关未来的计划办好最代表未来的基础教育,让教育效能助力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通过“有效实施基础教育发展提升重大项目计划”,如“实施基础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打造中国优质教育资源网络学习空间,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未来学校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研究者从不同维度和视角对未来学校的内涵和形态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从哲学或社会学等视角解读未来学校。“未来学校是对教育的一种理想化阐述,一种特殊的时间—空间—问题的安排,包括建 设、技术、实践以及特征”。“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是21世纪新型的学校,其改革的愿景由三类哲学构成:公共性哲学、民主主义哲学和卓越哲学”。未来学校有通向“智能技术”“人文艺术”“社区社会”“天地自然”四种范式。这些观点从哲学、社会学角度对未来学校进行高度概括,指出了未来学校的教育属性和理论方向。
二是从技术视角研究未来学校。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促使没有围墙的“未来学校”的出现,“适应个性发展的教育需要重新设计学校,而互联网为学校重组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学校给学生学习提供广阔的探究空间;数据和信息资源成为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未来学校是在新一轮工业革命背景下发生的学校系统性变革成果,是一种基于未来人才培养需求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创新而形成的新型态育人场域,具有以下三个特征:新型态育人场域的定位,以培养未来人才为核心,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校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
三是从学校发展阶段视角描述未来学校。基于未来学校进化的趋势及动力探析,“学校发展的1.0、2.0、3.0时代,当前学校发展的2.0 时代面临终结,正迈进学校3.0时代”。学校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前学校发展阶段、学校阶段、现代学校阶段及后学校阶段,后学校阶段就是未来的学校,严格意义上完全可以不称为学校,而是所谓的学习中心”。
四是从学校形态视角刻画未来学校。“未来学校指‘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校结构性变革。它通过相互融通的学习场景、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和富有弹性的学校组织,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体系,为学生提供私人定制化的教育”。“简言之,未来学校就是云教育+实践场。它围绕社会发展提出以培养人的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对学习空间、学习方式、课程体系和组织架构变革构建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
五是从学校要素视角分析未来学校。“未来学校具有学校空间重构、教与学流程再造、改变学习资源供给侧、变革教育评价方式、教育治理转型等特征”。“未来学校建设包括建设信息化基础设施、变革学习方式和再造教育流程三重境界”。
六是从学校教育功能视角理解未来学校。“未来学校的建设必须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认知能力为目标与基本理念,以为未来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基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习能力发展指出,“未来学校的建设应站在未来的制高点上,创造更适合学生未来的教育,即关注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
还有研究总结了未来学校六维分析框架:从教育理念上强调个性化与开放共享;从学习空间上强调空间的融合性与智能化;从教与学方式上强调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从课程体系上聚焦学生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发展,强调课程整合与个性化;从组织管理上强调精准化与开放性;从学习评价上强调全要素评价与多主体评价等。
整体上看,不同视角和分析框架的理论研究都倾向于未来学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建设智能化和创新型的学校。未来学校理论研究成果明显多于实践探索,一定程度上说明未来学校领域理论认识领先于实践。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规模、标准化的教育体系已难以满足人们对个性化、高质量教育的追求,也迫切需要未来学校。国内外未来学校实践探索包括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学校层面进行的多样化和多路径的探索,尽管还多处在试点或启动阶段,但的确是全球的未来学校已来。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13年启动中国未来学校创新计划,组建了覆盖全国300多所中小学校的“中国未来学校联盟”,是国内探索未来学校新形态的先行军。2013年“中国未来学校联盟”开局之年也在一定程度上掀起了未来学校的研究热潮。同时,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16年和2018年先后发布了《中国未来学校白皮书》《中国未来学校2.0:概念框架》。
2017年,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正式发布《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委托未来学校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启动区域和学校的未来学校课题研究,研究成果加入创新成果库,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和地区推进未来学校建设提供可复制、易落地、有成效的优质服务和产品,打通未来学校建设“最后一公里”,推动未来学校模式的加快演进迭代。创新成果也融入《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要在全面发展和五育并举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学习者的素质,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和多样化发展。《未来路线图实验学校发展指南》以学习者为中心重点强调了校长与教师发展、课程和教学创新、学习场景重构、测量评价建设、学习生态融合五个方向的变革。
成都市是未来学校探索和实践的先行实验者。2013年,成都市在《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第二阶段建设实施方案》中专门制订了“未来学校建设计划”,开启了未来学校的探索与实践之路。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全市有 5个试点区域和42所试点学校建成500个未来班级、约50个未来年级,覆盖学生2万余人,并带动一大批学校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方式的全新变革。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框架体系:以促进个性发展为目标、以变革教学流程为核心、以重塑教学环境为关键、以提升管理智能为基础、以建构全新空间为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校教育系统性变革和流程再造,帮助学习者得到全面、可持续的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发展从而更好地迎接一个现在难以想象的未来世界的环境和资源的总和。确立了这种基本概念,就确保了成都市未来学校建设的方向。探索了成都市未来学校的实践路径:构建政、企、学、研联合发力的实践推进机制。
根据《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2021-2023)》,到2023年,上海将建成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标杆。2022年以来,“未来学校”的雏形已陆续出现,让更多学生得以便捷地享受到更有温度、更具个性、更加高效的智慧教育。智慧教室+智慧作业机器人,让学习“减负增效”;数据赋能,正在让大规模“因材施教”变为现实。作为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以及“上海市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宝山区2022年首创“智慧同侪课堂”,学校实现“1+N”同步的备课、上课、教研、研训以及课后延时服务五大应用场景,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上海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将聚焦可复制、可推广、高质量的教育应用场景,统筹推进教、学、管、考、评和研究、服务、资源、实践活动、家校互动等十类教育应用场景建设。通过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探究式、个性化学习,基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基于 5G的远端多点协作式教学,深化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和创新,形成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上海方案”。
而早在2004年,上海市就在全国率先启动学校创新实验室建设,通过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技术装备的融合,引领学习环境的重构,并形成了区域建设创新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政策建议。2015年,创新实验室被列入上海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项目,要求到2020年,每所学校至少应设立一个创新实验室。此项行动研究获得“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各学校的创新实验室成为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和创新实践的场所,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灵活的空间组合、先进的技术装备、真实的情境模拟、支持学生深度学习”等五项核心特征。截至到2020年,已建成覆盖全学段的创新实验室共计1473个,覆盖82.9%的高中、82.7%的初中和72.9%的小学。创新实验室可以说是未来学校建设的先行探索。
为加快智慧校园建设,深圳市先后出台 《深圳市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2015-2020 年)》及6个配套文件,明确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任务和行动计划。财政投入1.54亿元建设深圳教育云,打造面向全市的教育云共享和服务体系。强化应用融合,建成60所“智慧校园”示范学校。政策扶持、科技赋能让深圳基础教育未来学校建设走在发展的快车道上。
重新设计学校以应对未来挑战已成为各国推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2006年美国建成全球第一所将创新方法和先进技术融合的学校,2007年新加坡政府开始实施“智慧国2015”项目、芬兰“FINNABLE2020”项目。2010年日本总务省、文部省在全国挑选数十所中小学展开 “未来学校”实践或“超级高中”计划,其着眼点都在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随后俄罗斯未来项目、德国“MINT友好学校”等,都强调技术与教学、课程、空间融合的未来学校建设。2013 年美国硅谷精英创办Alt School,2014年美国视频微课达人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建立可汗实验学校,技术驱动下的高科技学校不断兴起;美国大多数州建有K12免费虚拟公立学校,印度面向全国数百万辍学儿童提供 “全天候希望学校”(AAS Vidalaya),落户美国的大型国际教材出版商培生(Pearson)公司打造世界领军的在线学习平台,各类虚拟学校不断发展;美国教育新国策进一步强化STEM 教育,英国国家科学学习网络专门开展STEM 专业教师发展培训,澳大利亚发布《STEM学校教育国家战略2016—2026》;与此同时,跳出纯技术观点的多种创新学校也在不断涌现,如达芬奇学校、“野趣学习”学校、MTC学校等试验学校教育改革新模式。
概括实际发生的未来学校,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有四类“未来学校”:第一类是美国硅谷精英创办的高科技理想学校,例如微型联校、高科技特许学校、可汗实验室学校。第二类是全日制在线的虚拟学校,美国大多数州都有覆盖。第三类是以工程技术课程(STEM)为主的学校,美国各州都有许多实验校。第四类被称“另类创新学校”,跳出技术看教育革新,例如由哈佛教育研究生院与邦德公司合办的野趣学习学校,加州首开的达芬奇学校等等。面对我们真切感受到的全球未来学校已来,我国也进行着积极的实践探索。
2020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未来学校: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定义新的教育模式》白皮书提出了“教育4.0全球框架”,“未来学校”呼之欲出。此次遴选了16所具有未来教育特征的学校作为示例,为全球未来学校建设提供了参考。2020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发布了《回到教育的未来:经合组织关于学校教育的四种图景》(Back to the Future ofEducation: Four OECD Scenarios for Schooling)报告,报告中对OECD2001 年未来学校报告(《未来学校是什么样的?》) 提出的六种未来教育图景进行了拓展,重点针对未来20年的教育提出了四种学校教育图景,包括学校教育扩展(Schooling Extended)、教育外包(Education Out-sourced)、学校作为学习中心(Schools asLearning Hubs) 和无边界学习(Learn-as-you-go)。
“未来学校”的研究和实践,其问题意识一者发自观念,一者发自技术,实践中由于缺乏具象化的描述———大量研究以重复性的抽象语言表达个性化课程、泛在学习、教学外包、线上线下结合等,“未来学校”被局限于技术框架内,成为一种观念的想象。而技术和观念之间难以匹配,导致国内大部分“互联网+”教育的实践和相关论述出现在投资、商业、培训等领域。
一些“未来学校”项目也遭遇反对。以韩国为例,韩国首尔市教育厅承担起建设推广“绿色智慧未来学校”(简称“未来学校”)的任务,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改造示范性学校93所及普通学校120所,首批93所示范性“未来学校”改造名单已公布。“未来学校”项目旨在对40年以上的学校校舍进行改造或改建,通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设计和人性化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空间。除充分考虑建筑历史、安全等级、抗震性和隔音性等方面外,改造过程也将空间创新、绿色校园、智慧课堂、未来课程等纳入考虑范围,积极应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并在空间设计上考虑应对韩国新的教育政策,如高中学分系统和在线课程改革等。然而在该计划的前期调研阶段,“未来学校”项目遭到部分家长的强烈反对,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此前韩国“创新学校”政策的负面影响而产生对教育改革的不信任感。“创新学校”政策强调增加校内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表达与交流能力。家长认为此政策减少了学生学习时间和考试频率,导致学生学术能力下降。对此,此次“未来学校”计划后期将通过公开申请等方式以期望达成教育厅、学校与家长三方的共识。
教育创新可以有不同路径,不要迷信技术,也不要漠视技术,允许多样性实验才是可取之道。学校作为一种培养未来型人才的社会组织,必须在贯彻国家战略目标的前提下,提供有利于学生个体健康成长与个性化发展的条件,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劳兼备的“全人”。未来学校要融合创新方法与先进技术,提升学生个性化学习体验,促成学生更好地发展以适应未来生存。不论是打破固化的教学组织形态,还是个性化、跨学科、面向真实世界的课程设计,基于项目的学习,学习空间的再设计都旨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以突破传统的知识灌输而触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实现意义建构而促成学生发展。全球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也说明:技术并非学校变革的首要条件,甚至连必要条件也不是。人类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而学校改革依旧缓慢的历史也亦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技术逻辑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意识形态,似乎我们遇到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引入某种新技术予以解决。但我们忽略了在应用技术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中发生的“蝴蝶效应”。实际上,在技术进化的过程中,教育问题已经发生变异,同时引发了一系列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成为教育变革的阻力。例如,技术将逐步代替人们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正演变为教育变革的阻力,教育技术的革新并不必然等同于教育的进步。教育的技术性本质决定了技术重塑教育就是重塑教育技术,技术重塑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技术进化的过程。技术重塑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技术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教育的重塑需要重新定义教育、对教育进行重新域定。信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甚至元宇宙对未来学校的重塑也需要重新定义学校,要警惕未经检验的技术对学校变革的观念幻想。
我国在智慧教育发展背景下,如何基于已有实践,不断探索并实践学校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是培养面向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时代需求。践行教育信息化首先要有信念,做到“信”当头,相信其对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内在价值;然而,对于技术的教育作用,我们要相信而不迷信:“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之说乃是相信,“技术引领教育变革”之说便有迷信之嫌。所以倡导,在教育信息化实践策略上要采取问题驱动、理念引领的发展思路,既能解决学校发展的眼前问题,又要有先进教育理念指引、面向学校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谋划。
随着教育4.0时代的到来,未来学校为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激发未来学校的活力和动力,与构建开放灵动的学习空间、灵活多元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性需要的课程体系相适应,必须进行组织变革,而组织变革包括组织形态和管理机制两方面,未来学校要进行朝向“开放融通”的组织变革,打造专业性和扁平化的学校组织架构,探索网格状的协同治理体系,提升未来学校治理效能。
目前,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的首要症结,既不是公平和质量,也不是教育经费或资源的低效使用,而是学校系统组织方式的落后。我们需要重新界定教育,包括什么是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什么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什么是最有益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学习策略等。教育工作者应当基于学生的未来开展教育,而不是面向过去,背向未来。在信息社会和智能时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仍是“以人为本”,关键在“因材施教”,动力源于学习者的兴趣。数据驱动的大规模因材施教成为新的核心教育范式。工业社会学校教育体系将被终身学习体系取代,大规模个性化学习是其主要方式。学校一定不会消失,但组织模式将会改变。为每个人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成为未来学校首要指向。
传统学校架构,基本上是采用科层制,一个校长、三个副校长,分管教学、德育、后勤,分工明确、等级分明,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但对新变化、新情况、新形式缺乏足够的适应能力。未来学校管理将从科层机构走向专业化、扁平化的弹性组织。
未来学校首先要变革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逐步从传统的“管理”部门转变为专业性促进发展部门,在承担相应职责的同时发挥育人功能。比如,成立课程中心加强对课程的整体规划,教学中心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监测,学生中心统筹学生的课内外学习和活动管理等,教师中心统筹教师的弹性上下班、课程安排和管理等,资源中心对课内课程和课后服务所需设施设备、场地等进行协同管理。
其次要进行学校学习组织变革,让学习组织形态逐渐走向私人定制,班级学习逐渐演变成自组织学习共同体。未来学校是一个按照学生个性和能力基础开展走班学习的组织,传统的行政班级逐渐消失,被多年级贯通的班组群、学院制、学习班(走班)等替代;在AI和大数据技术支持下实行一人一张课程表,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相应的年级、课程和难度进行学习。学习成为自组织行为,学习者之间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走到一个群体,他们的互助水平决定了学习整体的质量。
例如,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上最大的特色就是实施“真实的学习”理念,将过去分科课程整合到基于真实世界的背景中,采取“班组群”跨学科、跨班、跨级、混龄、基于真实情境的动态更新的教学方式,以此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教学空间“真实的学习”、“班组群”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需求也影响了教学空间的设计。在教学单元设计上,采用 “三室一厅”的空间模式应对“班组群”的教学需求。“三室一厅”,即由3间普通教室、1个开放教室及楼梯、卫生间、室外阳台等辅助空间组成的小型教学单元,共计建筑面积约600㎡。类似住宅户型中的“三室一厅”,故得名。这一教学单元根据教学的需求具有极高的灵活性与多样性。为适应常规教学、跨学科、跨班、跨群等多样化教学需求,设计采用各种设计策略实现空间的灵活分割,配合教具的自由组合,以适应不同规模教学行为的开展。3间普通教室内设置大量小尺度空间,满足个体或小组教学行为;3间普通教室各容纳一个班的班级教学; 3间普通教室其中有2间之间用可推拉的隔断区分,以满足2个班共同教学需求;面积约为 280㎡的开放教室(约为3间普通教室大小)可供3个班级学生开展跨班教学;3间普通教室朝向开放教室部分用可推拉隔断墙分隔,实现整个班组群的空间最大化,以满足最大规模的、包括其他班组群之间的跨群项目式教学需求。
未来学校的教育将会更多地呈现一种“折叠样态”,即包含教育组织的合成性,如教育协同中心;基础设置的互联性,如教育集成网体;学习生态的融通性,如世界课程和课堂世界;教育教学的智慧性,如按需教育。从宏观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未来学校建设的支持,应该越来越注重激发学校办学的内在活力,让学校享有教师评聘、经费使用、课程安排、育人方式(包括弹性学期、混龄编班等)等方面的自主权,给学校层面留有足够的制度空间,让学校去探索。未来学校治理要加大分权和赋能。在一线教学的工作者,往往最了解一线教学的所有动态,所以应该赋予他们决策权。各个组织之间,职能虽然是分开的,但工作还是应该协同。科技赋能教育,利用大数据技术给教育管理者提供决策上的支持,通过这种方式来释放学校的办学活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多元主体参与度,建立家校共育平台,让家长、社区、社会都能参与到学校的治理上来,形成协同创新的网状治理结构。
未来学校虽然叫学校,但学校不是在围墙之内的事,而是虚实融合的复合体。整个社会泛在的、家校共育的学校就是虚拟学校。复合体学校的虚实学校各自有不同的功能。例如:虚拟学校首先要解决基于网络环境下,泛在的教育资源,满足人时时处处可学;同时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学习,提供课程服务;是校长、教师,还包括家长、企业界的技术专家,共建、共享、共治的教育平台。实体学校部分是满足情感沟通和心灵成长的环境、氛围体验,基于创新流程的创作空间;学生深度学习和体验的交流场所。
协同化治理要调动中心间协作和每个个体积极性。协同是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协同化治理是未来学校追求的更深层次的治理机制,强调部门、人员彼此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合作,注重团队协作的力量,追求团队力量大于个体力量的简单加总。例如,在扁平矩阵型组织形态中的几个中心,他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互利共生。理论上讲,各个中心在同一个平面上同时开展工作,且相互支撑,学校高层领导兼任中心主任,没有上下级和从属关系,当需要调动其它中心的资源协助时,就可以调动其它中心的资源,其它中心给予支持。这种充分发挥协同治理机制,就是各个中心都可以调动全校资源来协同共进。
例如,某学校在未来学校管理机制的探索中,将以班主任为中心的行政班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以导师、咨询师、教育顾问等为主的人人都是领导的分布式领导方式。学校推进以学科主任为主要负责人的课程组建设,学科主任负责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方向的把握以及课程的顶层设计。具体到每个课程,则有一位首席教师负责课程内容从初一到高三的整体研发、系统规划、资源建设以及课堂教学研究。学校通过大讨论,明确了教代会、学代会、学术委员会、党组织、家代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让各主体间既能携手合作又能互相制约。
未来学校组织形态的建立,不要过分热衷于定型,更不能企图使其惟一化、程式化和技术化;未来学校管理者也不能过分依赖能有人提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能“包治百病”的学校组织形态模式,以使学校管理活动简单化、程式化、现成化。未来学校专业而扁平的弹性组织形态更多地只具有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意义,并不能直截了当地解决一切问题,不能替代学校管理者的能动创造性和不同组织形态的选择性。
例如,某学校尝试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 未来学校管理模式。为此,学校推出年级书院的管理模式,目标指向未来的课程实施。选课走班的本质是满足学生的选择和个性化发展需求。年级管理和书院管理并存,其中,书院设院长一名,首席导师2人,助教1-2人,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教师与校外专家各1人。年级则负责常规管理、主题教育。
相比组织的灵活多样性,未来学校在协同治理机制的探索方面更为重要,要注重培养卓有成效的协同管理者和鼓励协同管理行为。卓有成效的协同管理者具有五大基本特征:行动导向、注重结果、愿意聆听、致力增长、懂得欣赏。管理者的行动导向是指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一定要用行动赢得信任,用行动去获取发展的可能性,因为管理者的行动,会有效激励团队成员变得更加积极和富有行动力。注重结果,会让管理者注重构建领域外的关系网络。愿意聆听使协同领导者具有倾听别人的智慧并从外部获取能量的能力。致力增长是要让组织获得持续增长。懂得欣赏让被欣赏者释放能量贡献于协同目标,管理者的绩效也会被同步确认。未来学校培养协同管理者的三个基本条件是:灰度管理、授权信任、激励激活。其中灰度管理就是要协调各种矛盾,包容各种矛 盾,并在各种矛盾中协调出创新和结果。
未来学校的组织管理创新是一个艰难的丛林,需要重塑组织,我们完全可以创造出更多产、更有灵魂和使命感的学校。让未来学校组织管理创造扁平、“无边界”的管理模式,成为无边界学校的途径就是无边界机制。打造无边界学校最好的方法不是坐在学校校长办公室里重绘组织形态图,而是要把来自不同群里的人们结合起来,并让他们自由地去塑造自己的命运。当他们共同致力于一项有意义的任务,这种合作经验就是打破边界的利器。未来学校是更加自主管理、敏捷弹性和更大意义感和使命感驱动的有机生态体,追求人人都可以拥有潜能,可以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学校文化。未来学校组织管理新范式最核心的就是激活个体,并实现从个体价值到集合智慧的组织激活。
未来学校建设及其组织变革在我国基础教育追求高质量发展及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背景下,将会加速发展,朝着越来越理想化的未来学校逼近。但教育改革,特别是学校组织形态的系统变革,又是艰难而缓慢的。在北京、上海、深圳等教育引领和示范区,也许较早地实现期望的目标,部分试点区域和学校在 2025年会有凸显改革的成果,特别是一些以未来学校直接命名的实验学校;大部分也许会在 2035年真正建成未来学校的样板。而我国绝大部分学校,到2050年一定会出现较大的变革,起码是在学校某些要素方面如教育理念、学习空间、教与学方式、课程体系、组织管理等等方面,呈现未来学校的雏形。
未来学校的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以北大附中组织形态变革为例,前任校长王铮的理想是探索更适合学习者的学校。也正是带着对“以学者为中心的未来学校”的理想追求,北大附中经历了十二年的改革,探索了书院制组织形态,学生按照兴趣自愿加入某个书院学生集体,书院内的各项事务均由学生自主管理,每个书院里的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课表。北大附中给足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孩子们真正审视自己的兴趣所在,因为学校相信,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环境里,能够培养出独立的人格、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态度。在北大附中师生的眼里,学校给予正确的引导,把人生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自己,未来需要的不是学习机器。可以说,北大附中的组织形态在推行着国内公认的“最彻底”的素质教育,学生在高一高二自由选课,只在高三一年集中准备高考。尽管王铮校长在未来学校探索的道路上坚持了10年,但却依旧改变不了:2019年,北大附中九门高考科目统一回归,其余课程作为选修课或“项目”保留;2020年,北京“新高考”改革首次开考;2021年底,原北大附中校长王铮被免职。
如此同时,一直与北大附中松散的组织形态对应的严格军事化管理的河北衡水中学,2022年初也更新了作息时间表,让学生有更多的睡眠和自由,比如早晨起床时间5:40推迟到6:30,早中晚要各保证30分钟就餐时间,晚自习结束时间提前到21:40等等。理想的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目前至少还要面临中高考制度的严峻考验。2022年,北京正在探索部分学校试点取消中考。符合条件的应届初中生可凭其综合素质评价情况,不用参加中考“比拼”成绩,就可以升入普通高中,这一全国尚属首例的试点——“登记入学”改革,将于4月16日起正式报名登记,率先在北京落地试点。而随着我国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努力,未来数字画像让教育服务做到精准、高效、个性,还有智能。那假设2035年高考取消会怎么样?有高层决策部门曾召开务虚会,论证的结果是:如果取消,因为数字画像的存在,也许不会影响高考录取,反而比现在高考录取更公平、更精准。高校招生是否不需要继续高考?值得思考和拭目以待。
未来学校组织变革既需要终身学习的系统设计,也需要在民办学校和薄弱学校方面寻找突破口,而不仅是给发达省份或地区的优质学校进行锦上添花,我国基础教育迈向优质均衡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雪中送碳。
保证未来学校组织变革的顶层设计在于落实终身学习保障。终身学习涵盖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强调学习与生活的结合——在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研究与工作以及休闲时光的广阔背景下,通过个人的一生的学习。
从个人角度看,放弃“非此即彼”,即或有学历或没有学历,或有文化或没有文化的简单二分法,转变为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在个人个性化的终身阶梯的不同层级上学习。相互间不具有可比性。从而缓解人们的焦虑情绪,缓和应试教育的紧张氛围。从社会角度看,多样化学习渠道不仅大大拓宽了人们的学习和成才渠道,也使得人才类型与规格更加多样化,不再是“同一教师”“同一学校”“同一专业”雕刻出来的产品,而是各种各样。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边工作边学习、学习与工作交叉,也大大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问题。从而真正体现了终身学习、学习社会的真谛。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国际社会的经验和教训已经证明了的。
我国地域比较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差异明显,特别需要以多样化的途径实施全民终身学习,才能保障所有人的受教育权利。当前建设“国家资格框架”和对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的认证系统是我国建设学习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缓解我国各类教育问题的关键环节。国家资格框架是由主管公共当局制定的一套国家统一的标准有关的资格分类,它承认所有形式的学习的结果和能力。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未来学校建设和组织变革都非常需要国家资格框架的顶层设计。
当下未来学校的实践探索,在国家政策层面和有关项目计划中,多是倾向于面向公立教育系统和优质学校。而民办教育更加积极和公办薄弱学校更加急需进行未来学校建设和组织变革,也更有最大限度地规避和减少变革风险的可能。
在探索新型教育形态的改革中,民间教育和科研机构可以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民间教育和科研机构一方面具有有利于创新的灵活管理体制,在改革过程中受体制限制较少;另一方面,民间教育和科研机构又有强大的社会融资能力,可以满足新型教育形态探索对大量资金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任何探索性的改革都多少隐含着试错的风险,而公办学校教育又有着十分突出的同质性,在改革过程中很容易步调一致,因而改革风险较大。由多样化的民办教育在这场改革中担当开路先锋,既有利于改革的顺利展开,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改革风险,保障国民教育体系总体上的稳定。教育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引导民间教育和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教育创新和未来学校组织变革。
以未来学校组织变革为杠杆,撬动和鼓励公办薄弱初高中办出特色。目前,未来学校建设更多是在经济发达的省份或区域进行,试点学校也大多选择了优质学校参与。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进行未来学校建设或组织变革是有先天优势也更容易出成效,但对标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一些公办薄弱学校,特别是初高中学校,更需要借未来学校建设的东风进行改革破局,大胆探索试验,也因为薄弱现状更易承受改革最大风险。而如果一旦改革成功,其宝贵经验更易为同类型学校或普通学校借鉴和学习。如果有一大批公办薄弱学校在未来学校建设过程中取得预期成效,也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助力我国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