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169028800

襄阳都市圈怎么建?三年行动方案来了

标签: 如何组建局域网共享 2023-04-28 

  ——《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解读

  为推动《襄阳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实落地落细,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近日,襄阳都市圈发展协调机制办公室印发《加快推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提升城市能级、建设高效智慧基础设施、打造创新驱动产业体系、构建紧密协作城乡融合格局……根据《方案》,到2025年,襄阳都市圈作为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核心增长极的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竞争力、吸引力、辐射力将全面增强。

  推动湖北文理学院和武汉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校区)等人才培养形成规模。

  持续推进岘山绿道、汉江滨水绿道等项目建设,改善步行与自行车出行条件,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

  强化“一带一洲三山三城”魅力空间塑造,加强“一带一洲”生态保护修复与利用。

  高标准规划总部新城,建设引领汉江流域发展、辐射南襄盆地的区域金融中心和总部经济聚集区。

  完善“高铁新城”综合服务配套设施,推进高铁新城与科学城一体化发展,推动“站产城人文”融合发展。

  加快建设襄阳至南漳、襄阳至宜昌、襄阳至信阳、襄阳至南阳、老河口至南漳等高速公路。

  完善中心城区“三主两辅多点”客运枢纽格局。引导商务办公、科研教育、区域总部等功能围绕襄阳东站集聚。

  支持东津新区冷链物流、襄州多式联运陆港、京东亚洲一号、韵达物流产业园、智慧电商物流产业园、余家湖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物流枢纽综合效应,吸引枢纽偏好型产业集聚,推进“交产城”融合发展。

  培育具备跨方式组织资源、提供全链条服务、承担全程责任的多式联运经营人,推动平台公司建设。

  大力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积极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

  从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四大领域推进电能替代工程。

  因地制宜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强化电网基础设施支撑。

  实施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加快襄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二级节点应用推广。

  积极拓展产业链创新链,加快形成以产业生态系统参与区域及国际经济竞争的新优势。

  加快建设湖北隆中实验室、湖北省航空装备综合型技术创新平台、正大(中南区)研究院。

  坚定不移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突破性发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携手共建“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

  扛牢稳产保供政治责任,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度任务,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保供能力。

  坚持全产业链谋划、全产业生态培育,以补链、延链、强链为重点,持续推进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壮大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50亿级、100亿级龙头企业。

  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引进一批行业龙头、头部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

  以有机农产品、特色农产品、地标农产品、品牌农产品为重点,建设集展示交易于一体、线上线下融合的中国有机谷商贸平台。

  培育七大现代服务业重点产业集群,加快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发展。

  提升房地产行业管理水平和物业管理制度化、智慧化水平,推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

  发挥襄阳铁路优势,推动干线铁路、市域高速、港口等建设,实现区域交通互联互通。

  强化襄宜南一体统筹地区产业核心引领作用,襄阳中心城区作为战略性及创新性产业中心,推动宜城作为先进制造业基地,谋划南漳作为有机及循环产业基地。

  推进一体化产业体系建设,共同推动汽车及零部件、循环产业、食品饮料、旅游业四大主导产业发展。

  推动老河口循环经济产业园提档升级,支持建设陈埠临港物流园;推动谷城高铁新区、大数据中心建设、工业园区企业智能化改造等项目建设。

  推进环境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同推进汉江堤防加固工程,协同建设滨江绿色休闲步道及绿地。

  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平台建设,打造“5G+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新高地。

  提升水资源配置、利用效率,协调推进鄂北水资源配置枣阳市分水口配套工程建设。

  积极申报省级国土绿化流域治理试点示范项目、中央及省级财政生态保护修复金融支持项目,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着力补齐县城城镇化发展短板,充分发挥县城连接城市、服务乡村作用,增强对乡村的辐射带动能力。

  推进城镇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积极建设城乡学校共同体、紧密型医共体、养老服务综合体。

  健全农民工输出输入地劳务对接机制,加强劳务品牌建设,提高农民进城务工收入。

  加快湖北文理学院“双一流”建设,支持湖北文理学院加快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加快推进湖北文理学院迁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扩建,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示范城市。

  支持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申办职教本科,支持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在省“双高”院校中争先进位,支持襄阳技师学院申办高职高专。

  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巩固提升教联体建设质效,大力推进县域高中振兴。

  补齐公卫体系发展短板,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程,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建立户政登记工作“同城化”服务标准,落实户口迁移迁入地“一站式”办理机制。

  开展应急救援合作,健全完善毗邻地区110接处警协作机制,试点探索毗邻地区120跨界救援服务。

  推进汉江流域城市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支持老河口市和南阳邓州市“跨省通办”等示范点建设。

  推动跨域重大项目并联审批集成服务、招投标跨区合作及区域金融服务、市场监管一体化等改革稳步深化。

  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推动人才资源、就业信息共享,联合举办创业创新大赛、职业技能大赛。

  统一人社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和流程,实现跨域通办,加快推动都市圈在政务服务、就医购药、金融服务等领域的社保“一卡通”应用。

  推动人员行为轨迹数据共享,实现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业务通办、结果互认,建立工伤认定协查、劳动能力鉴定互认制度。

  实现住房公积金归集和提取业务互认互通、贷款业务互认互贷,建立住房公积金异地信息交换和核查机制。

  升级民政救助“鹰眼核对”工程平台功能,探索建立跨区域信息核对机制,建立残疾人事业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创新打造更多城市书房、民间博物馆等新型文化空间;加快培育建设一批“文旅夜秀场”,开发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围绕“三国文化、荆楚文化、汉水文化”等主题,打造多条具有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开展城市形象歌曲创作、城市文旅宣传口号及LOGO标识等宣传推广工作,将襄阳打造成为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城市新建社区按标准同步配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便民商业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老旧社区利用空地、荒地及存量房屋资源因地制宜补齐既有居住社区建设短板,实现居住社区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

  试点探索符合都市圈特点的城市更新经验,结合城市更新工作,探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留改拆”结合和改造融资新模式。

  统筹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村庄清洁行动等重点工作,加快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开展农村“两基”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回头看”,推动所有集中居住村组全面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遴选、确定一批重点村,重点做好农旅、文旅融合文章,持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加强对红线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功能的监控和评估,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和改善。

  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修复,开展重要支流生态廊道建设,加强水土流失防治,进一步提高森林覆盖率。

  共建区域灾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和应急调度系统,健全防汛抗旱信息共享联动机制。

  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统筹开展汉江和唐白河两个流域片区综合治理与系统修复。

  实施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重点流域水质提升行动,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

  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共筑汉江生态廊道。

  树立链式发展理念,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共同打造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装备、智能装备等产业,共同打造中部地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力争在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一代网络与通信领域取得突破,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谋划推出“‘襄十随神’旅游PASS”卡,推动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推进教育事业一体化发展,建设一批特色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产教联合体,推动四市高校联合办学,搭建教学科研平台。

  探索“飞地经济”合作模式,健全区域衔接、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机制。

  襄南共同推动装备制造业创新、农产品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共建“南襄盆地大粮仓”;依托南阳张仲景中医药科创园、中医药产业园,共建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修复南阳伏牛山、丹江口水库生态源地、襄阳鄂北生态区,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探索唐白河流域跨区域协同治理,探索建立襄南一体化生态保护管控体系。

  促进纺织、磷化工、汽车等制造业产业协作,推动与宜荆荆都市圈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重点承接武汉都市圈科技成果转化,加强襄阳区域性科创中心与武汉国家科创中心的对接;加强与西安都市圈、郑州都市圈、重庆都市圈及成都都市圈对接科创及人才交流合作。

  主动承接五大都市圈的产业辐射,携手与武汉共建“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产业走廊;加强与西安合作,完善襄阳都市圈航空航天产业体系,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探索与郑州、重庆及成都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方面的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