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15169028800

虚假宣传成职业培训“重灾区”合同范本出台有望遏制乱象

标签: 技术服务类合同范本 2023-05-01 

  “命题人亲自参与授课、职业资格考试审核条件宽松、名师授课保证过、课程不过包退费……”此前有很多消费者在投诉平台上反映,有些职业培训机构在招生报名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销售人员诱导消费、谎报或夸大机构水平的现象。

  针对这些乱象,日前北京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了《北京市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培训服务合同》,旨在规范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培训服务中的这种虚假宣传乱象,化解培训服务纠纷,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

  今年三月,消协公布了五大投诉热点问题,有关教培投诉的内容明显增加,其中就包括了虚假宣传和退费难的问题。

  “某公司承诺不过包退款,但协议条款里有很多限制性条件无法退款”,这是日前“电诉宝”收到的一则投诉。投诉人李女士表示,自己想报消防工程师培训课程,当时销售人员告诉她不过可以退费,于是她连协议都没看就报了名。其实李女士并不符合报名条件,但这家机构还是让她参加了课程学习;等考试结果出来,李女士考得并不理想,当协商退费的时候,被告之因不符合协议约定退费条件不予退费。李女士指出,要不是这家机构夸大课程影响力或是不过包退的承诺,她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地步。

  还有一位消费者表示,自己在接到某网站推销电话后被引导购买了他们的自考培训课程,销售员当时向其承诺所收费用是从报名到拿证的所有费用,而且在学信网上可以查到就读信息。但两周后该学员上网查询信息时才发现,学信网上根本没有其相关在读学籍,并且仍需支付考试费。这位消费者表示,该网站诱导其签署协议,一些服务条款并未提前告知,涉嫌虚假宣传和欺瞒消费者的知情权,于是投诉了这家网站。

  7月13日,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了《2021年上半年广东消委会系统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广东全省各级消委会共处理消费者投诉同比下降18.9%,但教育培训投诉持续增长,同比增长13.85%。消费者投诉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售后服务、合同和虚假宣传,三者投诉量占教育培训服务投诉总量的87.72%。

  “在第三方投诉平台上,相比于K12、学前教育等培训机构,成人教育培训是投诉的绝对重灾区”,曾有媒体这样指出。据小编粗略统计,仅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上涉及虚假宣传等问题排前几名的成人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机构的投诉量的总和就达到了20000余起。不光投诉量大,这类投诉涉及的金额也非常高,以某位因销售虚假宣传而报考了12个证书的学员为例,其最后花费金额就高达9万元。

  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在推广或售卖课程时往往有一定的“套路”,这里小编就为大家做个汇总,以帮助广大消费者擦亮双眼,避免落入“陷阱”。

  有些培训机构为了卖课,在消费者面前把考试吹得天花乱坠,但当消费者考完才发现自己可能上了当。

  消费者张某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他于2019年报名了某机构的健康就业保障培训班,报名费7480元,2020年3月开始参加考试,却被告知需要参加线上考试,期间经过多次沟通仍未能参加考试,直至2021年5月该机构才通知张某参加考试,但考试当天又无法正常登录考试,该培训机构告诉他是因为考试人数太多、所以考试又延期了。最后张某经查询才发现,培训机构给他的网站是个无效网站,健康管理师资格认证考试每年只有4、7、10月才有考试,5月并无这个考试,所以这家机构涉嫌虚假宣传、诱导消费。

  有些机构为取得学员信任,对教师资质及执教履历进行虚构,同时附上虚假的学生心得和用户评价,更有甚者谎称机构内有职业资格考试命题人。

  消费者李女士遇到的情况就很常见,她在某培训机构报名了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资格培训课程,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她老师如何可靠、有多年教学经验、都教过了哪些课程等等......可上了课李女士才发现,这里的老师缺乏相应的培训经验,讲课形式简单枯燥,基本上就是坐在镜头前读PPT上的内容。

  有些成人教育培训机构打着“保过”或“不过包退”的旗号招摇撞骗,等学员考试真未通过时又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绝退款,这种情况之前在市场上并不少见。

  消费者张女士曾在某医学教育网报名了培训课程,总费用8800元。当初这里一位老师告诉她“技能+笔试”保过,她犹豫了一下先支付了一半的费用。等技能的分数下来,她没有通过。找到当初报名的老师,对方开始百般推诿。当张女士提出申请退费时,对方竟然要求她提供国家医学考试网的账号密码,说是要进行核实,之后还要求她按照对方的要求提供相关隐私的内容,否则不予退费。

  为招揽学员购买培训课程,有些教育培训机构打着“证书挂靠、年入十万”或者“学了该课程后半生衣食无忧”等诱人旗号,但真实情况却往往并非如此。

  消费者张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他在某家机构咨询参加注册消防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时,销售人员告诉他,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不限专业、不查社保,只要找相关消防机构或者有资质的消防单位给代开工作证明就能够满足报考条件。这位销售人员还表示,今后有了证书,别人想挂靠的费用也非常高。当张先生质疑这么做会不会违法时,销售人员表示可以换个说法,就说是兼职。

  在销售人员的鼓动下,张先生报了这家机构的高端培训班。去年九月份,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开始报名,张先生通过某家机构代开工作证明,其实就是开具了假的工作证明。让张先生没有想到的是,正是这份假工作证明让他没能通过考试资格审核。花了那么多钱,浪费了大把时间,张先生找到培训机构想退钱,但对方却拒绝退费,最后还是在工商部门的协调下,才退给他80%的费用,剩余部分的钱机构以版权费用为由,不予退还。

  日前,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召开本市专技类培训监管工作推进会暨专技类培训服务合同宣贯大会,并发布《北京市专业技术类职业资格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该合同范本致力于解决培训机构利用夸大培训效果进行销售、利用服务合同格式条款妨碍消费者主张个人合法权益等问题,如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中明确规定培训机构不得做出包括“保过”、“包过”、“考试不通过退费”等承诺;此外,合同为消费者设置了7天的“冷静期”,如果消费者已经签订培训合同并付款,但只要在7天内没有参加培训,即可无条件解除合同并全额退款。目前全市已有81家培训机构现场承诺率先使用合同示范文本,依法合规经营,努力维护消费者正当权益。

  今后,北京市人力社保局还将结合整治情况,研究制定专业技术类培训机构管理办法,在行业规范的基础上,实施培训机构分级评估,研究支持优质培训机构良性发展、支持培养首都创新发展高技术人才的行业发展政策。

  在此,小编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与培训机构签订合约时,应使用合同范本,保护好切身利益,避免上当受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