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美国,最具政治风险的职务就是中央情报局局长,因为无论美国在对外关系上还是国内安全上的任何闪失,中情局局长都难辞其咎。对于这句话,现任美国中情局局长乔治·特尼特应该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特别是这一次,他惹上了一个真正的烦。所有的事情都因美国总统布什1月18日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的16个单词而起。
美国总统布什 2003年 1月18日称:英国政府已经得知萨达姆·侯赛因最近企图从非洲获取相当数量的铀。情报不准确,布什总统用假情报误导民众,短短16个单词给布什政府招致的指责却如同排山倒海之势,一下子压得布什政府喘不过气来。就是在这个时候,7月11日,特尼特挺身而出。他在中情局网站上发表声明,第一,中情局在布什总统发表国情咨文之前审阅通过了这份文件;第二,我负责中情局的审阅过程;第三,总统绝对有理由相信呈交给他的国情咨文是可靠的。言外之意,特尼特本人和中情局将为假情报承担所有责任。
7月16日,特尼特在接受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质询时再次重申,他本人应对不准确的情报负责。7月12日,正在尼日利亚进行访问的布什总统表示,尽管特尼特在对伊情报上有失职之过,他依然绝对信任这位中情局局长。布什说:是的,我完全信任特尼特,我信任在中情局工作的每个人,我期待和他们共同赢得这场反恐战争。
特尼特这次主动顶缸,可真是捅了一个马蜂窝。因为随着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拉开帷幕,人正揪着情报门事件对布什政府穷追猛打,眼看布什就要招架不住之时,身为人的特尼特却蹦出来,一下子站到了暴风雨的中心。
人的反应最为激烈,他们对特尼特在关键时刻帮倒忙十分不满,纷纷要求继续深入地展开调查,并强烈要求特尼特辞职。参议员迪克·德宾说:我们要直指那些应该对国情咨文中误导性文字负责的人,他们应该对此承担责任,应该被免职。
在共和党方面,尽管特尼特的表态帮了布什政府的忙,但显然他很难得到共和党的同情。多数共和党人也认为特尼特应该为他的过失付出代价。共和党参议员理查德·谢尔比甚至也敦促特尼特赶快下台,谢尔比说,特尼特过去已经犯过多次错误,可是却一直受到庇护,这一次该是他下台的时候了。
不过尽管如此,一些熟悉特尼特的人却并不为特尼特的乌纱帽着急。一位美国中情局官员说,特尼特正在为布什政府充当替罪羊,布什也因此欠了特尼特一个人情,决不会丢下他不管的。说到这儿,一个人冒着巨大风险、甘心为一个共和党政府总统当替罪羊,这其中自然不是一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特尼特是1997年正式成为克林顿总统任内第三位中情局局长的。克林顿总统原本提名的是原总统国家安全顾问莱克,但这一提名遭到了共和党议员占多数的参议院的百般刁难,克林顿不得不改为提名在两党之间游刃有余的特尼特。
2001年,新任美国总统布什入主白宫,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组阁过程中,原政府主要官员全部离任,但只有一人例外,那便是特尼特,他也成为中情局近28年历史上第一位经历了白宫易主但仍屹立不倒的中情局局长。
特尼特是公认的中东问题专家,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人脉关系。早在克林顿政府时期,他就是巴以和谈小组的关键性人物。2001年6月,作为布什总统的中东问题特使,特尼特促成了特尼特停火协议框架,并最终说服巴以双方接受了这一方案。
此外,特尼特领导下的中情局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为美军提供了大量情报,并且在敌人内部进行了有效的分化工作,为美军速战速决立下了大功。布什对特尼特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直言不讳的性格十分赏识,两人之间颇有些莫逆之交。特尼特几乎每天早上8点都会来到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花半小时向布什汇报情况。中情局长与总统保持如此紧密的联系,这在美国历史上是颇为罕见的。
曾经担任9·11事件调查委员会联合主席的格拉汉姆就曾经说:布什和特尼特都是很实际的人。他们喜欢用男人的语言进行交流,两人之间很有些志同道合的感觉。这也许就是为什么,9·11事件之后,虽然有调查显示,美国中情局对一些有关情报没有给予足够重视,所以才酿成了最后的悲剧,但特尼特在布什的力保之下仍然得以继续留任。
一位前参议员曾这样评价特尼特:在党派倾向上,特内特做得很妙。到现在,我仍然无法判断,他是倾向于还是共和党。但或许正是特尼特以往这种巧妙的处世原则,这次会让事情变得不那么妙。目前,美国媒体和政界都在怀疑,特尼特这次主动承担情报门事件的责任,是为了护主报恩。人更是抓住其中的疑点穷追猛打,誓要在大选前给布什致命一击。
美国《华盛顿邮报》13号报道说,早在去年10月,特尼特就已经发现伊拉克企图从非洲购买铀这一情报存在疑点,并要求白宫官员将该情报从布什10月7日的一次演讲内容中删去。事实上,在中情局网站的声明中,特尼特也用大量篇幅表示:美国中情局早就知道这一情报并不确凿,而且一直避免将这一可能性作为结论公开。
可是特尼特并没有说明这16个单词为何还会在国情咨文中出现,只是承认这是一个错误。白宫则含糊地解释说,国情咨文的草稿中并没有提到该情报,但记不清最后是谁在定稿上加上了这段内容。对这些难以自圆其说的解释,进行了猛烈的攻击。总统候选人约翰·爱德华兹直截了当地指出:这件事情的责任不是中情局的,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的责任,这是总统的责任。
看来,一贯在党派纷争中游刃有余的特尼特这一次真的被卷入两党斗争的激烈漩涡之中了。 可是不要忘了,特尼特并不是一个没有经历过风浪的人,但每一次他都能化险为夷。
1998年5月,印巴相继跨越核门槛,如此大的核冒险举动,美国中情局事先竟没有得到任何有关情报; 1998年8月,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大使馆先后遭到基地组织的爆炸袭击,美军随后采取报复行动,因为中情局的情报错误,竟将苏丹最大的制药厂当作生产化学毒气的工厂炸毁; 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举世震惊的9·11事件。中情局再次因为情报处理不当,遭国内猛烈抨击。其实,在特尼特上台之初的时候,就有人预言他将是中情局的匆匆过客,因为在他上任前的六年中,美国已经走马灯似地更换了五任中情局局长。不过,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特尼特还在台上。那么这一次,分析人士又指出了特尼特可能面临两种命运:要么是成功帮助布什渡过危机,自己全身而退,在政治游戏中赢得又一个筹码;要么就是布什迫于各方压力,使出弃车保帅的杀手锏,特尼特沦为大选斗争的牺牲品。
结果会怎样呢,也许这一次老谋深算的特尼特也早已想好了应对之策。别忘了,他是一颗圆滑的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