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入职场时,公司定下了年销售额2000万的目标,第一次学会拆解目标,把2000万拆分到每个月,每一天,然后每周,每半个月,每一个月做数据的汇总,看看离目标完成度还差多少,然后去调整后面的工作安排。
这次之所以拿运营工作的目标来讲,一方面是很多公司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目标,大家定的目标很多是很虚的,没有参考价值,纯摆设;另一方面是目标只是管理层整天念叨,基层执行人觉得与己无关,工作中我行我素。
目标失去了目标该有的意义,而优质的目标是一个企业能不能形成向心力的显性指标,也是指引大家工作方向的灯塔。
有一个鸡汤文是这样说的,一个人面前有张桌子,桌子上放着一根摆放如蛇形的绳子,让这个人把整根绳子推动起来,他先从绳子后面往前推,结果只有后面的一部分动了一点点,前面的完全没有动。他又试着吹气,但是绳子很重,也只吹动了一点点。
后来,他绕到桌子前面,拉着绳子头,一拉,整根绳子就动了起来。而这个绳子头就是我们所说的目标了,当所有人有了共同的目标,就会形成合力,有了合力,还怕实现不了目标吗?
拉动绳子很简单,真的让团队有共同的目标却并不容易。我在的互联网公司,一个月定300万的流水目标,由活动运营来拆解,按照活动的频次,定出活动期间的充值预期金额和日常节假日的充值预期(我们是手游,越是放假,充值越高)。
而作为渠道运营的我,和新媒体运营的另外一个小伙伴,对这个目标是无感的。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做的事,对这个目标的贡献度如何。
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来为大家做指引了,做运营久了,对每个岗位逐渐熟悉后,我也明白了,目标的达成绝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而是每个人通力合作的结果。
比如作为渠道运营的我,看似为实现目标没有做什么贡献,但我跟渠道对接,让渠道给出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用户,这些用户参加活动,消费充值,不就提升了我们的流水吗?
新媒体运营每天发的公告,让用户知道平台活动的周期和玩法,蹲守充钱,也能提升用户粘性和充值额度,这也为共同的目标出了一份力。
所以领导给基层做指引,务必要时不时的给大家念叨,某某某在工作中带来了怎样的贡献。我比较喜欢用甘特图的形式来讲,一个项目,每个人都在进度跟进表中,你的名字和工作内容能让你感知到自己在项目中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从而渐渐的让大家对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认知,就会形成合力了。
于老板而言,目标是赚钱的手段。我还记得之前在某互联网公司时,老板在深圳的富人区买了栋别墅,别墅的费用刚好是公司年度盈利的目标。
就有同事调侃说,咱们辛苦了一年,终于帮老板买了栋别墅。我知道同事说这话并没有恶意,毕竟完成了年度目标,大家的年终奖也都分了不少。
于公司的员工而言,目标则是为你要做什么工作做指引了。搞互联网的都知道,公司里的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曾经我有个认知误区,当时部门3个人,天天熬夜到晚上九点十点,工作量确实很大,做不完,心想如果多来几个人,我们的工作量应该会少很多,就不用加班了。
随着业务的发展,三个月部门扩招了,从3个人变成了8个人,结果8个人一样每天晚上干到九点十点,我就明白了,工作是永远做不完的,人数翻倍了,自然有新的工作去做,人少有少的做法,人多有人多的做法。
讲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就比如8个人的工作量,突然走了5个人,还剩下3个人的时候,大家想想8个人的工作量,3个人完成绝对不可能的,对吧。
那就要有取舍了,8个人也许有20件事可以做,到了3个人手里只能做8件事,就要放弃掉12件事不做。那放弃哪些事情不做呢?似乎每件事都很重要,但是从目标拆解,你就很清晰的知道,什么是不重要,不紧急的事,这样的事是可以战略性延缓执行甚至放弃的。
比如我们定了月流水300万的目标,按照用户数、付费率、流失率、日活等数据,是能推导出要有多少用户进来可以完成这个目标的,定了用户目标,我们就去盘点渠道资源,看哪些渠道能帮我们实现目标,哪些是鸡肋的。
当初8个人的时候,我们的理念是苍蝇虽小也是肉,大小渠道全都抓。而别看渠道小,工作的流程和工作量一点不比大渠道少。当人员精简后,我们放弃了尾部渠道的运营工作,转而重点维护中部、头部渠道,工作量少了,但是业绩并没有下滑多少。
目标一般是从上到下制定而来的。我当主管第一年就学会如何把收益目标拆解成一个个能够落地评估的运营指标了。
以300万月流水目标为例,付费率行业基准是1%,单用户平均付费金额200元来算,一天10万的流水,需要日活5万人来做支撑。我就围绕着付费率、平均付费金额和日活来定目标了。
我知道付费率的提升是很难的,因为产品已经定型了,从1%提升到2%比登天还难,这块放弃。平均付费金额这块也基本上是固定的,一个人一顿饭平均吃一碗米饭就够了,你让他顿顿吃2碗也不现实。于是我把运营工作重心放在了提升日活人数上来。
日活5万需要哪个岗位来做支撑呢?新媒体要有吧,负责拉新。任何一个产品每天都会有流失客户,除了某国民级聊天软件不存在流失。有流失就必须要有新鲜血液进来,不然流水绝对是日渐下滑的,就给新媒体定了个每天的拉新人数目标。
产品运营要有吧,不要别人把人拉进来,一体验产品都扭头走人了,这不好。产品运营定留存率的目标,优化产品,留住用户。还有活动运营、渠道运营围绕着日活定了目标,这些目标看的见,好评估,如何制定出有参考性的目标很是考验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
工作有工作的目标,生活有生活的目标,人生也有人生的目标。有人说,人的一生就像玩闯关游戏,你完成了一个阶段目标,还有更高的目标在等着你,人生的乐趣就在于完成目标的过程和瞬间了。
所以,大家也明白了为什么那些互联网大佬,身价几十亿依然不退休的原因了吧,因为他们有了更高的目标和追求。
作者:老虎讲运营,职场新人的启蒙读物《公司离不开的全栈运营高手》作者;运营推广大牛,千万流水项目操盘手,多平台专栏作家,专注产品运营与推广,擅长品牌打造和爆款制造,号称运营界扛把子。
需求这个词大家上学的时候应该都有接触过,需求指的是由需要产生的要求。在进入互联网之前,需求只在词典里见过,进了互联网公司,我发现了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大家每天动不动就讲需求,提需求,检验需求。
论玩概念没有几个能玩得过做互联网的,任何一个传统业务但凡有搞互联网的进入,绝对会带去不一样的玩法和体验。就像最近很多互联网大厂的人因为爱好(经济压力)去摆摊,和其他传统摊贩不一样的是,互联网人摆摊一定会搞私域、搞直播、搞些花里胡哨的文案,为什么要做这些不一样的东西,为了流量
面对特殊情况常态化下——客流下滑、消费信心不足、经营者紧缩银根等客观情况,深度运营、降本增效成为实体零售企业,及业界公认的核心破局之策。然而,深度运营知易行难,真正的落脚点在哪?据此,一场重磅的头脑风暴在线上展开。
创造流行事件的三要素:可具象化的内容,传播者,传播平台,三者缺一不可。热点事件单独来看,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大家只知道孤勇者火了,但是孤勇者和ABC放到一起看,从中就能看到流行的趋势,当然一提起流行这个词,就有点岁月感了,现在大家不称呼它为流行,而是叫做fashion(流行的英文单词),这也是一种流行
阅人无数,以大脑的思考方式来区分,我发现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思考的快的人;一种是思考的慢的人。这句话是不是很有道理,就像说一个人不是男人,那肯定就是女人一样。
面向海量非结构化数据存储,QingStor U10000帮助企业解锁数据价值
库瀚科技以 RISC-V 架构eSPU助力移动云构建算力网络基础设施“芯”动能
秦淮数据再摘全球大奖 获2023 DATACLOUD数据中心设计与建设殊荣
第五届“北斗+”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在第十三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