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对于互联网创业公司至关重要,决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但在互联网产品领域,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有很多理论与方法,而产品的运营却始终是一个模糊的词,日渐被重视又没有被足够重视。从业互联网运营近10年的黄有璨所著的这本书从实践的角度对运营的逻辑、核心技能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不仅如此,作者还在书中阐述了自己对运营行业的看法以及对职业价值观层面的深度思考。正如作者所想要表达的那样:“我相信,运营是有光的。”
所谓运营,其实就是为了帮助产品与用户之间更好地建立关系,以及更好地维系住这种关系,你所需要使用的一切干预手段。与负责界定和提供长期用户价值的产品不同,运营是负责创造短期用户价值+协助产品完善长期价值。就目前而言,互联网行业内相对有一致共识的4大运营职能划分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和产品运营。同时,不同业务类型的产品和公司,对运营工作内容的要求也千差万别。因此,你要带着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运营,同时更要带着微观和落地的心态去做好运营。
按照上述的定义,运营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更好地连接产品和用户”,再进一步讲,这里又存在两个目的:一是能够获取用户并实现用户付费;二是能够更好地维系住这些用户,令之愿意与你持续发生关系。而一切围绕着这两个目的来展开的具体工作内容,都可被视作某种运营手段。一个靠谱的运营,一定是能够懂得并熟练掌握多种运营手段的。另外,运营的工作内容从来不是固定的,往往会随着主流产品形态和整个互联网世界中信息分发和传播的逻辑而改变。
运营工作中的很大一个组成部分就是如何通过不断思考、判断和执行,找到投入产出比较理想的路径和方法,来达成你想要的结果,最重要的是需要以用户价值为中心。这也使得互联网运营不同于以交易达成为中心的传统运营,有些工作为用户创造价值,但不一定能使企业得到回报;而消费用户价值的工作,却往往能带来不少的成交和转化率。不过,你不能因此便着眼于如何压榨用户价值,而是要更专注于为用户创造价值,并相信,当你创造的价值足够多的时候,用户一定会愿意给予你无条件的认可和回报,且这种回报,有时甚至会超出你的预期。同时,你要相信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并且,经由你的一系列努力把很多人和事连接在一起之后,你可以在你与用户之间创造出美好。
其实,运营工作中是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那么,你要如何在复杂的“不确定”环境下做好运营工作呢?第一,当你在一个具体项目中,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时候,往往存在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它可能会成为整件事情能否顺利进行的核心前提。而在互联网的世界里,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往往是一个基于某种假设的产品或服务,能否得到用户真实、自发的认可。第二,在一个特别不确定的事情或假设面前,运营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最低的成本去搭建起来一个真实的用户应用场景,并去验证在这个场景下,用户是否会真的产生你所预期的行为。
运营还要善于“做局”和“破局”。这里的“局”,不是一个阴谋或陷阱,而是一个可以让诸多人一起参与其中并同时收获价值,在多个角色之间实现价值匹配的氛围和状态。关于“破局”,则是说在任何一个局面前,你一定要先能够找到它的“破局点”,并倾尽全力,通过一系列穿针引线式的动作使之成立和实现。
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可以很好地连接好产品和用户的运营从业者,你可能需要养成的一个习惯,就是保持对于这种大众热点事件、话题和一些新鲜事物的敏感度。你肯定不需要对每一个热点都疯狂去跟去追,但你至少要充分熟悉你的用户所密切关注的热点。
要尽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真正的典型用户,让自己大量置身于真实用户的真实体验场景下,这样久而久之,你自然会慢慢拥有一种对于你的用户们的“洞察力”。而这样的洞察力,很多时候也会成为一个优秀运营身上不可替代的核心价值。
假如你需要短时间内获得对方的注意力,那你可能需要先抛出一个可以让对方大吃一惊、瞠目结舌或十分好奇的观点和结论,瞬间击中对方,然后再去逐一论证你的观点是否可以成立。而假如你面临的问题是要说服对方接受一个你的观点,那么你可能更需要先从大量事实和一些细节的刻画出发,通过事实和细节引发出对方的感知、共鸣和认同,再逐步引申出你的结论。
一个优秀的运营和一个普通人之间会存在的一个核心差别,就是优秀的运营拿到一个问题后,会先回归流程,先把整个问题的全流程梳理出来,然后再从流程中去寻找潜在解决方案。而对普通人来说,则更可能会直接拍脑袋给出解决方案。
当一个优秀的运营拿到某个具体问题后,一定会遵循以下这样3个步骤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第一,界定清楚我想要的目标和结果;第二,梳理清楚,这个问题从起始到结束的全流程是怎样的,会经历哪些主要的环节;第三,在每一个环节上,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给用户创造一些不同的体验,以有助于我们最终达成期望实现的结果。
一个优秀的运营,很多时候真的是通过大量的细节和琐碎事务,最后堆砌出来了一个神奇的产出。也正因为如此,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运营,你需要具备很强的精细化思维和精细化管理能力。也就是说,你必须要能够把自己关注的一个大问题拆解为无数细小的执行细节,并且要能够做到对于所有的这些小细节都拥有掌控力。
把这个思路套用到我们面向用户的运营过程中,其实也是一样的:你的用户可以被分成哪些类别,对于每一类,在每一个体验点上我们可以使用哪些不同的运营策略和运营手段。当把诸如此类的这些事情切分和做到极致之后,你的运营指标的拉升,其实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好的运营,其实是有层次感的,你总是需要先做好做足某一件事,然后再以此为一个核心杠杆点,去撬动更多的事情和成果发生。比如:我先服务好一小群种子用户,给他们制造大量超出他们预期的体验,然后我就有机会借此为杠杆,去撬动他们在此后帮助我进行品牌和产品传播的意愿。
又比如,我要做一个活动,先集中火力说服一个意见领袖,就可以以此为杠杆点,去撬动更多人的参与意愿;或是,如果我能先集中火力把这个活动的参与名额变得很有价值很稀缺,我就可以借此为杠杆,去撬动用户愿意为了参加这个活动而去付出更多成本。
前文所述的“做局”其实很多时候,就是在搭建一个生态。所谓生态,其实就是一个所有角色在其中都可以互为价值、和谐共存、共同驱动其发展和生长的一个大环境,好比,一个几百人的微信群,要是大家在其中都很活跃,彼此也都能给其他人多少提供和创造一些价值,让这个群可以自然良性发展下去,它就已经是一个小生态了。
互联网运营与传统运营的一个很大的差异点,就是你会有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基于线上去搭建起来一个可良性循环的生态。而能否成功搭建起来生态,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能够梳理清楚并理解一个生态间的各种价值关系,或者说,脑子里要先有一些生态的概念和模型。
一款互联网产品往往功能众多,用户在每一个使用环节可能都会面临诸多选择,于是用户特别容易“晕菜”。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要找出一条效率更高、更有助于一个普通用户成长为一个优质的活跃用户的典型用户使用路径,然后努力把用户往这条路上赶,从而带来整体活跃用户数的上升。
所以,这部分工作,必定是跟产品密切相关的。这个工作方法最常被用到的场景,就是解决新用户的留存率问题,尤其是对于很多产品功能已经非常丰富的产品。在新用户初次使用的场景下,找到一条最能有助于用户留存率提升的用户路径,往往意义重大。
面向较大规模用户进行整体运营的第二种常见工作方法和思路,就是用户分级,或称用户分类。简单来说,当你的用户体量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你的站内用户依据其年龄、地区、用户行为习惯等各类条件,一定是可以把用户分为几类的,这其中,每一类用户的需求、习惯往往都会有所不同,这个时候,一旦你能够完成合理的用户分类,你就可以开始针对每一类用户去通过一些差异化运营手段来更好地服务他们了。
首先,你要明确用户的哪些行为需要激励,并围绕着他们结合前面提到的方法梳理出来一条用户成长路径,结合这个路径搭建出来一套用户等级及对应的任务等。
其次,搭建一套虚拟物品或虚拟货币体系。大原则一定是用户级别越高,完成了更多你希望他们完成的行为,则用户获得的虚拟物品和货币就会越多,越稀有和越酷炫。
最后,在此基础上,要注意用户PK或竞争氛围的营造,外加各种荣誉的刺激和展示,常见的表现形态是各种排行榜。最重要的是,这一激励体系必须尽可能简单,给用户清晰的目标感和对目标的可掌控感。
这部分工作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户召回”。所谓“沉默用户”,也就是虽然注册了你的产品,但已经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没有再使用过你产品的用户,又称为“流失用户”。
而用户召回,简单来说,就是在你的一部分站内用户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不再登录访问你的产品的时候,通过某种方式去触达和影响到他们,从而再一次把他们拉回到站内,让他们重新成为有效的活跃用户。用户找回包括三个步骤,分析流失用户,制定召回策略和根据策略确定你的召回内容。
最后一种也很常见的拉升较大规模用户整体活跃度的策略或者思路,就是通过部分活跃用户来带动不活跃用户。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对一部分高贡献值型用户进行更有针对性和倾向性的运营,让他们可以持续活跃和创造价值,此后再通过他们的活跃或他们贡献的内容来吸引或拉动更多其他用户活跃起来。这样的策略和工作方法,在很多社交、社区、平台等用户之间较为容易发生关系的产品内部更为常见。
未来十年,互联网行业所需要的是“能够懂业务”“懂产品”的运营、有更多宏观视角,对产品成长负责的运营。搭建生态的能力、懂得如何影响用户的能力以及对业务和商业逻辑理解下的“操盘感”正是当下互联网运营人需要探索与把握的。